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南京市江宁区黑臭河道治理工程基本情况调查,对全区黑臭河道治理过程中"引水补水"工程技术思路进行了总结。在黑臭河道控源截污实施的前提下,通过引调清洁水源,激活城市内河水体,改善水动力循环条件,提高了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改善了城市水体,并以玉带圩片区黑臭河道水系连通工程为例,对合理选择引水水源、线路、方式及规模进行了分析,以供黑臭河道"引水补水"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现有领导理论提出了挑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以下简称CAS)视角的领导研究正逐渐成为领导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首先介绍了CAS视角对于知识经济时代领导研究的重要意义,简要比较了基于CAS视角的领导理论与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和服务型领导等当今流行的领导理论之间的异同;然后在系统梳理西方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组织高层领导者行为为自变量、员工互动为中间变量、组织适应性结果涌现为因变量的组织高层领导者角色—行为整合模型,以期对现有基于CAS视角的领导研究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4.
章凯  张惠晨 《中国质量》2005,(5):18-20,22
在今天,企业拥有的相关知识越多,就越可能具有竞争优势.知识管理在企业整合知识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企业已相当重视知识管理,并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水平.相对而言,知识管理在小企业中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和知识管理将会怎样帮助他们实现企业目标.特别是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引入知识管理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小企业尚没有形成知识管理的意识.本文主要从运用人力资源促进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小企业发展知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能本管理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本管理能成为新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管理观吗?将人本管理演变成能本管理,这是管理学的一种前进,还是一种倒退?   戚鲁与韩庆祥教授新年前后在《北京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极力倡导能本管理这一“新世纪的管理观”,读后不禁沉思:能本管理能够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成为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并作为新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管理观出现吗?将人本管理演变成能本管理,这是管理学的一种前进还是一种倒退?究竟如何看待人本管理与能本管理? 人本管理的实质   要理解人本管理,首先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管理中人性的本质。我们认为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和讨论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建设八大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凯 《中国工商》2003,(2):40-43
  相似文献   
8.
章凯  陈博 《科技和产业》2018,(11):92-99
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能源生产消费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多能互补”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介绍了多能互补的含义、模式,提出了多能互补的主要方式,并就其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关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本案例研究以内部激励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及中国文化特色为分析框架,通过对青岛港的案例研究,探讨和分析创新型企业文化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本文详细考察了青岛港的创新模式,从业务流程创新、领导方式创新、学习型组织创建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总结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之后,以社会交换理论和内部激励理论对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得出与社会交换理论相联系的组织信任感、授权感,以及与内部激励相联系的选择感、胜任感、意义感和进步感等共同促进了个人和组织的创新绩效提升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垂范、集体主义与人际和谐的特色,促进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创新绩效提升,也推动了企业凝聚力与整体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章凯 《中国工商》2001,(4):143-146
从一开始钟情于企业文化建设,到后来撤销企业文化部,伟志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弯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