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仑区作为浙江省、宁波市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对外开放前哨阵地,在当前积极倡导“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观环境中,需要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增长从政策、投资、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使北仑区创新型城区建设走在全省和全市的前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6年年底,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从整体竞争力排名看,我市位次虽然比去年上升6位,但仍处于相对较弱的境地。从国际化排名看,我市在十佳  相似文献   
3.
现代汇率制度理论的缘起: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的争论 1944年7月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原则上与凯恩斯的均衡汇率理论相一致.但在这种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下,由于汇率不能及时调整,有些国家常常出现外汇危机,"特里芬难题"日渐显性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中国外向FDI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外向FDI发展中存在着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经营管理、制度法规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并从投资主体、产业选择、区位选择、投资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中国外向FDI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市经济建设规划研究院课题组立足于我市的实际情况,加强了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政策研究,剖析了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的调控导向,分析了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我市在新的宏观调控中形成更加有利的发展格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和民生政策等多个视角,跟踪分析当前宏观政策的调控手段、方向及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剖析了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以促进宁波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形成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宁波市于 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 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把加快发展现代物 流业、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建设长三角南翼经 济中心的城市定位和所拥有的港口优势、临 港大工业基础、重要能源、原材料集散中心 等现实条件,充分突显了物流业对宁波区域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中属于中国的出口收益,本文在生产要素国别属性的层面对外资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析,参考工业增加值的统计方法,将外资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为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4个部分。数据测算发现,2003~2011年间外资企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占其出口量的比重仅为14.13%,其中属于中国出口收益的劳动者报酬量、生产税净值量占外资企业出口的平均比重为4.44%和0.59%。进一步构建面板模型计量检验外资企业出口对构成其贸易增加值中各组成部分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出口对其营业盈余的正影响大于对其劳动者报酬量的正影响。以上结论的得出将有助于厘清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中中国所获取的实际出口收益,同时也为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及相关谈判提供相应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经济区别于以往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改变了各国的显性要素结构和比较优势,促进并超越了以贸易相联系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对经典贸易理论形成了挑战。新的贸易理论的发展已充分注意到国际贸易变形的现象,但仍在就贸易现象发展贸易理论。未来贸易理论发展需要基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理论构建,以全球化经济理论整合国际贸易理论。  相似文献   
10.
陈钧浩 《宁波通讯》2012,(16):22-22
总部经济发展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逻辑。本质上总部经济是以分工深化为基础的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重构。而分工深化又来自于新要素不断出现。新要素是指依托科技、信息、教育而创造发展出来的要素。新要素改变了包括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等在内的企业运行方式、产业的联结方式以及各类市场的形态。从市场主体—企业的角度看,新要素的不断涌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分工深化,使得它能凭借拥有的高级要素(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