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由于语言、文化习俗、社会历史原因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缓慢,就业困难,贫困现象普遍.尤其是南疆地区,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富余劳动力人口大量聚集.作为“三农”问题和城市化研究的热点,探讨并最终解决新疆农村劳动力的特殊主体——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障碍,对于新疆农民增收,南疆农民脱贫,缩小南北疆区域经济差距,实现新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研究强调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多样化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主导作用,注意到了地方政府目标的多重性,本地区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以及中央政府的满意程度等。对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就业、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行为不到位方面的研究是从定性方法来论证。本文试图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建立一些基本的数学模型为将来的计量研究提供一个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历史分析法考察从独联体到关税同盟的演变过程中俄罗斯核心利益的体现以及它对中亚区域经贸合作博弈中的潜在作用。探讨在俄白哈关税同盟框架下,俄罗斯对中亚各国经贸合作政策取向和中亚区域经贸合作进程的影响程度,提出俄罗斯为主导的关税同盟及未来的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在中亚区域经贸合作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解决途径,众多学者始终把乡村劳动力转移、乡村人口非农化以及城市化来吸纳更多乡村劳动力作为研究重点。但是西部地区,尤其是从少数民族较集中地区劳动力转移实践来看,传统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和政策建议不能够全面地解释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试图通过人力资本、文化融入度和转移偏好角度,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6.
从增长极理论出发,勾画了新疆在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极格局,分析了喀什成为南疆地区增长极的可能性以及其如何发挥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同时较全面地探讨了喀什作为特殊经济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从而带动南疆乃至全疆经济增长,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南疆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全疆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并进入实际运作,对于以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主要贸易对象的中国新疆的影响较大。本文在分析俄白哈关税同盟政策基础上,深入分析新疆外贸企业的性质和定价行为,探讨新疆外贸企业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分工,进而讨论俄白哈关税同盟对新疆外贸企业以及新疆外贸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新疆地方政府行为的特性,探索了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通过分析明确了新疆地方政府行为在新疆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找出了新疆地方政府行为在推动新疆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规范新疆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亚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五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鉴于此,中亚水资源冲突不断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亚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亚各国之间的水资源合作已成共识,但实际合作开发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增加,各个阶层群众都获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同时,收入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本文对新疆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