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住房财富作为我国家庭财富构成的最重要部分,其不平等性的长期变化特征对于分析家庭财富不平等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1995—2018年间5期数据,本文描述了我国城镇、农村与流动人口家庭住房财富不平等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家庭住房产权拥有率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居民家庭人均住房财富规模增长迅速,且城镇地区家庭比农村地区家庭人均住房规模的增速高;全国及农村样本中自有住房家庭或所有家庭的住房财富不平等均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城镇样本中自有住房家庭的不平等始终呈现扩大趋势;城乡内部住房财富分布均集中于顶层群体,且城镇住房财富不平等状况总体趋于恶化,农村住房财富不平等状况出现改善趋势;长期来看,住房市场价格变动是我国居民家庭住房财富不平等变化的主要贡献来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