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投资有诸多效益功能。其可能的弊害分为两个层次,表层次上的弊害在于转投资增加了股东和债权 人的风险,而深层次上的则是滥用转投资所形成的各种复杂的不良关系,从而损害他方权益。收益从来与风险共存, 我国《公司法》应取消对转投资对象和数额的限制。对所谓资本虚增可通过资本信息登记公示制度来规制。  相似文献   
2.
应当明确常识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范畴的因果关系的区别,并将侵权法上的相当因果关系说适当修正后作为行政赔偿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行政因素间接致损的分析表明,单一维度的因果关系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应以二元维度下可选择的因果模式为基础,构建行政赔偿因果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洲 《甘肃金融》2006,(5):40-4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制约,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已成为长期以来致使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进一步认识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对进一步研究并切实解决好对农业投资问题,加快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股利分配对实现股东投资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对税后利润的处理上主要存在公积金和股利分配需求上的矛盾,应衡量留存公积金的合理性,并确立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制度。股利分配也可能损及公司债权人利益,应确定“偿付能力标准”来规制,并赋予债权人相应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依托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统计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文献的分布状况、演变规律,并总结了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力求更好地利用邓小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建设,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6.
<正> 湖北省枣阳市调味酱品工业公司1987年以前由于固守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5年间累计亏损38万元。1988年以后,他们实施“立足主业求生存,跳出主业求发展”的经营战略,企业出现生机。目前,该公司已成为集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产品由原来的单一调味酱腌制品发展到现在的7大类50多个品种。至1994年底,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30万元,流动资产251万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了11倍和10倍;1994年实现工业产值580万元,销售收入754万元,利税9.3万元,综合效益14.5万元,比1987年分别增长8倍、2.5倍、4.7  相似文献   
7.
税款征纳作为房地产权属变更的前置程序和条件已经成为普遍的做法。然而,合同当事人的民事流转权益往往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税收机关的职责和税收职能也容易发生偏移或弱化。因此,税款征纳与房地产权属变更应当分别地独立实施,一般不宜合并于一个行政程序中。在少数情形下,税款征纳虽然可以被设定为房地产权属变更的前置程序和条件,但是,为维护民事流转正当权益,防止税收行政的目标偏移和职能弱化,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救济措施和程序。  相似文献   
8.
山野作证     
去年9月25日下午6时,板桥铺乡泰山庙村口,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空。刚刚过完中秋节正在山坡上劳作的乡亲们,听说工作队要返回县城,纷纷背着竹篓,三五成群地汇集到村口,与县审计局第三届扶贫工作队队长邓青海等依依惜别。这天上午,工作队送来了变压避雷器、变压保险、变压器油、皮线等价值1500多元的高低压材料,给乡亲们盼望已久的农网改造工程送来了“及时雨”。  相似文献   
9.
“你别走,别把我的心儿带走,既然那心儿已着了火,就干脆再加一把柴吧,让他一次烧个透;你别走,别把我的好梦带走,既然不知何时相见,就干脆把那月亮牢牢拴在窗口,让我在梦中尽情地游……”。这是山西省静乐县的孩子和老师们自己创作的歌曲,以表达他们对团中央组织...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对核能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但同时也会出现潜在的核泄漏与核安全事故风险问题。随着各国进一步开启或加强对核能的开发利用,核能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全球核安全风险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新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对国际社会构成了新的威胁与挑战。作者认为,在现有核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国际社会需要变革和调整相关的国际秩序结构,以"负责任的主权国家"的国际新观念和原则构建新的国际核安全秩序,强化各国的风险治理责任和国际合作与协调。为此,国际社会应当逐步调整在核能开发利用上的主权权利与治理责任之间的结构关系,确立并普遍实施统一的且有约束力的核能安全国际规范,依托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相关组织确立强制检查监督的国际机制,在区域和全球层面推进更具效率的合作和更高级别的合作机制建设,强化多元主体在核事故风险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和作用,从而确立和推进一个更为有效和安全的全球核事故风险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