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在成为经济大国的道路上,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域外经济体的更大制约和挑战,这可以称为“成长中的烦恼”。对于这些外部压力,当然需要采取更为务实、灵活和富有智慧的措施进行化解,包括像李稻葵教授建议的培养国际型人才,采用大国的经济外交和大国的国际舆论导向。但化解外部挑战说到底取决于自身的发展态势,骨骼强健的人相对于身体孱弱的人对病毒侵入更有抵抗力。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经济当然需要对外部保持敏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趋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已具有某些大国经济的特征。1978年-2005年。中国的GDP从3624.1亿元增至183084.8亿元,2005年按汇率计算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1978年-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355.0亿元增至116921.8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从9.7%增至64%,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民众、尤其是社会学者而言,在理解中国的大国经济过程中,尤其要警惕几种不恰当的假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为理性和清醒的认识。这些不恰当的假设包括:总量化假设,即只从经济规模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大国经济,而忽视了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依然较低的事实,以及由这个事实所引发出的各种潜在经济和社会效应;单向化假设,即只意识到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而忽视了其他经济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