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7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供给能力极大提升并出现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城镇化将成为工业化向中后期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供给政策,显然是不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要由供给政策转向需求政策,以需求的扩大带动供给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测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对于探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对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与布局政策以及确立产业发展方向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给出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同时,着重对第二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战略,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即提出的与工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并列的重大战略之一.多年来,由于认识论及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原因,这一战略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4.
5.
一、地区优势:关于现行评价方法的讨论 80年代中期以来,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及由此引发的资源与市场“大战”,成为中国理论界与决策部门严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趋同的原因,除了现行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和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不完善以外,理论上对地区优势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7.
郭万清 《财贸经济》1990,(11):24-29
一、收入膨胀与资金紧缺:由货币的超量供应引起的思考1988年的严重通货膨胀引起人们对货币供应量的高度关注:1980~1988年间,按现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2倍,平均年递增15.63%,而货币供应量M_2增长了3.99倍,平均年递增22.25%,其中现金M_0部分增长了5.16倍,平均年增长25.53%。在再生产过程中,由于货币可以作为资金和收入的存在形态,因此,货币的超量供应必然对收入分配和资金  相似文献   
8.
由趋同走向趋异——90年代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我国8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90年代,原先导致趋同的主要因素如制度基础、利益导向、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动力等将逐步减弱,不同类型省区产业结构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作用下将向不同方向发展,地区间结构趋同态势将发生逆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区际分工的主要基础,也是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19世纪初李嘉图在斯密的比较成本学说基础上提出相对比较成本学说以来,国际上比较优势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的学派不断涌现。比较优势的内涵也愈益丰富;除了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以外,机会成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赋存、技术水平、规模经济、聚集经济、运输条件、市场条件等等,都成为人们考察比较优势的对象。研究比较优势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从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在时间序列上的分布来考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困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反映着一定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