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农村改革的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的伟大创举,闪烁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芒,我们对20多个稳定发展和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村作了调查后,充分肯定了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2.
3.
4.
“不要打破生态平衡”这种提法,我认为不够恰当,旧的平衡被不断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出现,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参加省组织的三江平原(包括穆棱河流域)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之后,不断加深了对这一规律的实际认识,但却是十分粗浅。生态系统平衡的实质 研究农业自然资源,弄清生态平衡实质 农业自然资源是一切能够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利用的生物圈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生物、气候四大资源。整个生物圈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农业自然资源中的土地、水、生物、气候等资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同时存在,又是…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陆地自然生态平衡的核心。在当前用人工改造自然的途径中,迅速恢复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林业起着巨大的“杠杆”推动作用。宏观森林,确实有着如此威力!但是深入森林之中,作一番微观的调查,却发现森林中还潜藏着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另一个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危险。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发展林业与其它各项多种经营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必须经过不断地探索自然规律,实行人工定向改造,才能建立起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解决发展林业与开展多种经营之间的矛盾,保证与促进林业与其它多种经营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我们参加黑龙江省东宁县生态农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已三年。短短的研究与实践却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立体生态农业是开发、利用山区自然资源高功能、长效益模式,是增加农业后劲、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繁荣山区的潜力所在。 立体生态农业的类型和效益 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是在开发、利用山区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东宁县山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变谷子的低产状况?这是多年来许多实际生产者和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在几年的试验、示范工作中,摸索了谷子机械平播、宽带密植栽培法。实践证明,这个栽培法具有充分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和光、气、水、热等自然资源,获得粮草“双增”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言 目前县级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地开展起来,有一些巳经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果。我们林口县共组织了二百三十多名县社技术千部的专业队伍,实行专群结合,经过五个多月地紧张工作,也取得了初步阶段性成果。农业区划工作的自的在于应用,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怎样尽快把这门多学科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使这门多学科成果变成生产力。打开农业现代化的大门。并不断推进加速实施。因这是一个新的复杂题目。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作一探讨,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请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府已于1992年2月15日根据林业部门的提请,决定建设“森林城”,并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批准市人民政府<牡丹江市“森林城”建设规划>的决议》。这个规划经省专家组的论证认为:“建设森林城是顺民习,合民意的一件好事,也是现代城市的基础工程”,“是一项大型生态系统工程”。“森林城”的建设将对改善牡丹江市城区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和促进市场经济发育,繁荣城乡经济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地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耕地潜力被释放后,农业进一步发展就会更加注重开发林地,如果处理不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会酿成灾难性的后果;山地要发展的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特别要关注发展以作为生态产业的林业为主的生态农业,运用生态位原理,采用立体农业技术是科学开发山地的主要措施;在山地开发的实践中,产生了多种生态经济模式及其开发原则,文章提出了旨在提高山地生态生产力的"五测五定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