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地区主义政策的战略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区主义为中国和发展起提供了战略机遇。中国目前奉行的地区主义政策主要具有三方面特点:接受“开放的地区主义”、推动非传统安全合作、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中国的这种地区主义政策可以维持东亚的“软地区主义”特征,不触及美国和周边国家的核心利益,减少这些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的“威胁感”,达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地区主义,继续保持积极参与者而非积极主导者的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2.
从2009年1月奥巴马总统执政,到2010年6月鸠山首相辞职,美日同盟关系受到了两次挑战,一次是奥巴马总统调整东亚政策带来的,一次是鸠山首相提出新东亚政策和对美政策带来的。对于这两次挑战,美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安抚政策,打消了日本的担忧,赢得了日本的信任,巩固了美日同盟。美日关系中出现的摩擦都是暂时性的,只要美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对日安抚政策,日本以美日同盟为基轴的对外政策就不会有本质改变。  相似文献   
3.
论华尔兹纲领的硬核与问题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使用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来评价均势理论的发展。华尔兹提出了结构主义均势理论之后,他的追随者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断发生问题转换的均势研究纲领,即华尔兹纲领。这个研究纲领的硬核包括三个假定和两个假说,内部成员包括米尔斯海默、施韦勒、沃尔福斯、克里斯坦森和斯奈德等人,但不包括沃尔特。经过几次理论上进步的问题转换,华尔兹纲领不仅包括了系统层次的理论,也包括了单元层次的理论,从而推动了均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按照安全合作的性质和功能差别 ,可以把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分为四类 ,即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合作安全以及集体安全。冷战后 ,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多边合作相比 ,亚太地区最大的特征是缺乏建立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这三种多边安全机制的条件 ,只有合作安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合作安全本身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 ,所谓的“亚太方式”又进一步加深了它的局限性 ,使得合作安全未能在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间的安全合作是地区安全秩序的基础。东亚安全秩序处于不断建构的过程之中,国外学界存在各种不同的安全合作构想,这些构想可以类型化为三种模式之间的竞争:霸权秩序下的合作、均势秩序下的合作以及地区安全共同体。作者介绍了这些合作主张之间的差别,并对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分析和评价。作者认为,大部分学者的政策建议与其理论依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比较可疑;东亚安全的研究者们需要更为谨慎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实力继续快速增长,国际政治结构继续向中美两极格局发展。中美关系保持了基本稳定,中国采取了更为积极进取的对外政策,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继续增强,比较明显地改变了地区秩序。美俄关系趋于紧张,俄罗斯的战略选择从模糊走向清晰,而中俄战略合作明显加强。欧洲和中东的地缘政治地位继续下降,亚太地区的重要性继续上升。大部分地区和国家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崛起,愿意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  相似文献   
7.
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按照安全合作的性质和功能差别 ,可以把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分为四类 ,即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合作安全以及集体安全。冷战后 ,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多边合作相比 ,亚太地区最大的特征是缺乏建立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这三种多边安全机制的条件 ,只有合作安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合作安全本身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 ,所谓的“亚太方式”又进一步加深了它的局限性 ,使得合作安全未能在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