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基于二战后5个追赶型经济体的成功发展经验及后来者优势在预测中国增长潜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利用计量模型预测中国在2020-2035年和2035-2050年的增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依靠后来者优势,中国在2020-2035年还有年均约8%的增长潜力,如能实现年均5%-6%的增长,那么到2035年就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35-2050年,依靠后来者优势,中国还有约6%的增长潜力,如果能够实现4%的增长,那么到2049年,中国GDP总规模为美国的两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会通过增加实体部门的债务水平而推高宏观杠杆率。然而,这一看法忽视了其对总需求的潜在影响。为此,本文首先提取明确的叙事信息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是样本期内宏观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其对总需求的刺激效应强于对实际债务的推升作用。其次,通过对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使用债务营收比度量企业杠杆率不仅有助于剖析货币政策导致杠杆率变动的微观机制,而且能够有效解释“宏微观杠杆率背离之谜”。最后,本文基于一个包含企业融资决策的分析框架,推导出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杠杆率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确认了其在样本期内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3.
从4月初到5月中旬不到50天时间里,广西南宁市先后发生4起电梯安全事故。频发的电梯事故让不少南宁市民谈电梯色变,是什么原因让电梯成为吃人老虎?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263个地级市2006—2017年的地方投资平台债务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稳健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能够在短期显著提振经济增长,并且在长期内仍然有显著促进效应,这说明在现阶段,中国政府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具有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效果。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能够显著促进非国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和投资增长率,并未产生挤出效应。在当前防范地方债风险的背景下,本文建议在存在基础设施瓶颈的条件下,经济衰退期可以执行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短期治理衰退的同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并使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在长期得到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