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英湖 《亚太经济》2012,(6):123-125
地缘、血缘观念是中国漫漫几千年农业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播迁海外的华侨华人人虽然离开家乡和祖国,但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仍存在着浓厚的地缘、血缘观念,比较重视宗亲、乡亲和亲戚朋友这些社会关系。所以,他们不论是在向外迁徙,还是在海外的工作就业、企业经营、生活社交、社团组建等方面,都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自己在言行举止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是全国第二大侨乡.1978年后,福州市下辖的一些县、区出现了一股移民美国的浪潮,迄今30年时间里,这些移民人数已达50万人之多.作者结合国际移民理论,以福建华侨移民史、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对近30年来的福州地区的移民潮现象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血缘、地缘观念在推动移民潮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移民数据有明显减少,这与美国的经济衰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环境,福建社会长期比较安稳,其结果是各地普遍存在着聚族而居的社会现象,单姓村庄和大姓巨族比比皆是,人们思想里存在着浓郁的宗族和乡土观念。因此,那些先期出国的村民,都会把家人和宗(乡)亲也引带到自己所在地,并且帮他们安排食宿和找工作。这些宗(乡)亲聚居在一起,大家方言相通,习俗和信仰相同,并且从事同一种职业,形成以宗乡关系为纽带的社交圈,在海外形成一个类似家乡的移民社会。  相似文献   
4.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该地区的闽籍华人企业生产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应对危机,这些企业 许多有效的举措。本在运用许多资料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之后,进而就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了反思,并对闽籍华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等因素的作用,福州、泉州和三明的海外新移民在出国方式、移居目的地、海外生存发展状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移民模式。从这些移民自身的构成看,他们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结构状态。两者在移民时间、移民途径、思想观念、工作就业、生活社交以及与当地社会的相适和融入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