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水利工程   2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根据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实际运行状况及近年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安全评价的实践,总结深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坝址选择、坝轴线选择、枢纽布置、覆盖层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各种型式防渗措施的防渗效果、防冲蚀、防地震液化处理措施及覆盖层应力、变形、渗流等特点。探讨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安全评价的关注点,以期在现有已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建设与安全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2.
拉西瓦水电站工程,位于青海省贵德县与贵南县的交界处.采用双曲薄拱坝方案,坝高250m,装机372万kW,是正在设计中的黄河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该工程的库、坝区地处青海南山印支槽向斜内.从区域地质调查及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青海南山,拉脊山、鄂拉山及阿尼玛卿山等山底的基底断裂,把该向斜的东部地区分割成菱形地块,水电站工程就位于这菱形地块的东北部.自元古代以来本区曾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受其影响,区域构造主压应力方向曾有过五次变迁.区域地质调查、断层活动性监测及热释光地质年代测定的结果表明:该区域11万年以来均属相对稳定地带.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黄河上游拉西瓦水电站坝址区,谷底ZK—72号钻孔的同一深度、同一岩体中,分别用水压致裂法和压磁法测量了该点岩体的原始地应力,其应力值相差40~60%,经分析这与水压致裂法σ_3必须垂直及岩体受拉破坏等假定在峡谷区不符合实际有关.为此,本文建议在峡谷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推广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法.  相似文献   
4.
新书《混凝土面板坝工程》出版了。该书系统地总结了面板坝建设经验,内容十分丰富,是从事混凝土面板坝工程设计、施工、科研人员的一本重要参考书。仔细阅读该书后,感到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该书第127页“砂砾石坝体渗流控制”一节中提到:土石坝的反滤保护准则“作为...  相似文献   
5.
从沟后、西北口、天生桥、成屏、株树桥、天荒屏、鱼背山、小梅沙以及国外某些混凝土面板坝的运行情况,探讨混凝土面板坝的设计与施工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地应力地区大型地下厂房洞群围岩稳定是当前岩石力学重大技术问题之一,也是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以拉西瓦工程为背景,以围岩稳定为条件,以地下厂房优化设计为目的,对高地应力地区大型地下厂房洞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利用敏感度概念,对影响围岩稳定的诸因素按敏感度排序。人中找出主要因素,制定出正确研究方法;对工程区地应力背景及地应力设计模拟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以模拟洞开挖试验为主的原始地应力状态下岩体特性研究,探讨了高围压下岩体力学特性及其相应的计算模型;并在上述研究成果的指导下进行了拉西瓦地下厂房优化设计,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白垩纪粘土质粉沙岩(俗称红层)具有亲水性,遇水软化、泥化、膨胀和失水于缩等特性,水库蓄水后,混凝土坝基常产生异常变形、渗流破坏、沿建基面滑动等问题,因而对红层上筑坝常有些忌讳。纪村电站是上世纪70年代在红层上建筑的小型电站,由于对红层特性认识不足,缺乏红层上筑坝经验,蓄水后最大泥化面积达108m2,摩擦系数明显降低,部分坝基扬压力很高,局部坝基面脱开,较多排水孔排出的水体中携带泥质沉积物。经多次处理,封闭了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增加了防渗墙,完善了防渗铺盖,延长了渗径,放缓了渗流坡降,形成一个完整渗流控制系统。现工程已安全运行30年,其经验教训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世煌 《西北水电》2012,(4):36-40,55
通过深厚覆盖层上耿达水电站闸坝实测持续发展的变位,讨论覆盖层的徐变、覆盖层徐变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的水工隧洞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发展,但也出现了事故,为总结经验和教训,列举了20多起国内外水工隧洞事故,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防止事故的建议,造成隧洞事故的原因主要有3类,即设计失误、施工质量差和运行管事不善,分析表明,水工前洞事故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而是由内因和外因的叠加促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