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水利工程   1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特殊不良地质洞段是指不适用于常规围岩分类,对隧洞工程危害大,需要对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措施进行针对性勘察设计研究的洞段。特殊不良地质洞段是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和制约工程的关键部位,而以往的隧洞围岩分类未包括特殊不良地质洞段。  相似文献   
2.
龙口坝址使用多种手段对软弱夹层进行了详细勘察,在软弱夹层分类基础上,对其工程地质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对所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埋隧洞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深埋超长越岭隧洞埋深大、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面自然条件复杂严苛等问题,为了在隧洞建设中现场勘察隧洞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选择对地形适应性较强、探测深度大、具有一定探测精度的大地电磁测深法,结合部分隧洞工程勘察实例分析了不同岩性、断裂构造特征、岩体富水性和围岩类别的电磁特性,并利用施工开挖和钻探等方法对勘察精度和可靠性进行比较。据此,总结提出了判别标准,同时也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局限。结果表明:电阻率很低的软岩岩体富水性一般较强,硬岩地下水活动强烈的岩体电阻率主要受地下水性质控制,岩石强度和完整性的影响微弱。随着埋深加大地应力会逐渐提高,岩体压密导致电阻率逐渐提高,不宜采用浅部的电阻率指标判断深部岩体的富水性。软岩Ⅲ类、Ⅳ类、Ⅴ类围岩按电阻率分类标准分别为200Ω·m、50~200Ω·m、50Ω·m;硬岩优于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围岩按电阻率分类标准分别为5 000Ω·m、1 000~5 000Ω·m、100~1 000Ω·m、100Ω·m。大地电磁测深法是深埋地下工程较为有效的勘察手段,可供类似隧洞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利水电工程深埋长隧洞勘察技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深埋长隧洞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勘察难点,提出了勘察思路和原则,建议以遥感、地面调查、深钻孔与孔内测试、长探洞、大地电磁测深等为深埋长隧洞的主要勘察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致亏因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在许多情况下,企业的非经济致亏问题会很突出。所谓企业非经济致亏因素,是相对于经济致亏因素而言,主要是指企业产业结构、产品价格、各项经济政策等以外的主观、人为的致亏因素。非经济致亏因素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就国有企业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岩爆是深埋长隧洞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灾害现象。国内外工程界对岩爆问题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根据不同的判据对国内某引水隧洞中的一段进行了岩爆问题分析,以埋深和桩号对照的形式,对岩爆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报和预测,为施工过程中岩爆的预防提供了依据。并对岩爆研究和防治的前景做了展望。关  相似文献   
7.
软弱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工程勘察与设计,基于广泛应用的颗粒组成分类方法,同时考虑结构面结构构造特征的影响,将软弱结构面划分为四大类七小类。  相似文献   
8.
库区渗漏、坝基深层滑移和承压水“顶托”影响是龙口水利枢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库区渗漏为岩溶裂隙-散流形式,渗漏量3~6m3/s,基本不影响水库效益。坝基软弱夹层发育,在对夹层详细分类基础上,对坝基深层滑移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软弱夹层抗剪强度指标建议值。河床坝基存在两层承压水,依据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对其工程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工程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环境地质条件基础上,对永定新河防潮闸工程存在的地基沉降、地基液化、饱和软土震陷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软土地区工程勘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等力学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比,就各种方法对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和砂性土等不同土层的适用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深埋长隧洞工程原始地应力测试深度多在500 m以内,更深的地应力分布主要靠经验理论与公式推测,存在许多问题。提出推测深部地应力应注意的问题和推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