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邮电经济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牟平县农村经济建设如虎添翼,突飞猛进。为了使邮电通信适应这—新形势的需要,这个县邮电局采取了大力发展村办交换点的办法,大大缓和了农村通信的紧张状况。目前,全县已发展用户交换机141台,总容量10660门,话机6571部,其中村办交换机66台,总容量5170门,话机2748部,村民家庭安装电话1832部。在农村通信建设方面,牟平县首创了全国三个第一,即:1982年西关村安装电话242部,成为全国第一个户户安电话村;1986年新牟里村不仅发展交换点5个,而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第一春,山东省寿光县广大农村办起了邮政所,人民群众欢天喜地,因为它带来的福音不仅是报刊信件亲投到户,而且是邮局办到了家门口。农村邮政所在整个邮政通信网络中,好比棋盘上的一颗卒子。寿光县邮电局正是利用这颗卒子走活了一盘棋,搞活了邮电经济,提高了社会效益和邮电自身效益。首先,大大方便了群众用邮。当天进所的报刊信件,邮政所的人员当天就送到群众家里,保证不过夜。业务员人地两熟决不会出差错,质量达到100%,再也没有出现丢报少刊的现象。由于群众不出村就可以用邮,随到随办,很受欢迎。尤其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是高兴,称村邮政所为“炕头邮局”。其次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突出表现在:一是报刊收订期,宣传部门和邮电部门再也不用苦口婆心动员和宣传发动,完全可以顺其自然。因为群众当天能看到进所的报,而且订报方便看报有保证,不动员他们也要订。如:田二村在没办邮政所以前,全村订阅报刊只有6份,而且大部分是公费订阅。自从办起村邮政所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