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5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沛生 《中国市场》2013,(33):110-111,109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保证中央宏观调控的有效运行,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出现了"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趋势,地方政府陷入了财政困境。为走出困境,土地财政渐露端倪。1998年的房地产改革,又成为土地财政的重要推手。土地财政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经济保障,但其弊端也日渐明显,房地产已经捆绑我国的经济,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分析土地财政和分税制之间的关系,并探寻解决路径,应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依赖出口与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日益显示其弊端,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选择.在我国目前阶段,扩大内需既有其现实基础,又有障碍性因素,而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利用优势,克服障碍,为扩大内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于工业化、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以及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欠缺,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转变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政府环保职能创新,树立生态文明执政理念;提高公民素质,培育公民环保观念等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彻底打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刘沛生 《时代金融》2012,(27):164-165
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信息化又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探析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可以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结合实践分析,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尤其重要的,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依赖出口与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日益显示其弊端,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选择。在我国目前阶段,扩大内需既有其现实基础,又有障碍性因素,而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利用优势,克服障碍,为扩大内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沛生 《科技与企业》2012,(18):220-221
当前,如何调整、改造和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县级政府必须重新定位其经济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确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顺应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充分利用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取得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2003年以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如果我们不加以慎重对待和认真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沛生 《中国市场》2013,(36):89-91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失地农民不断涌现。由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尚未成熟,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和数额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对失地农民变相掠夺的倾向。本文分析研究现存补偿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无论是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是对维护社会的整体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沛生 《云南金融》2012,(9X):164-165
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信息化又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探析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可以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结合实践分析,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尤其重要的,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