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艾滋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的"双重弱势群体",他们日益被推向社会的边缘地位。本文试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艾滋病人及感染者在社会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边缘化,并初步探求消除各种排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近年来,我国产生大量报废CRT电视机,其中含铅废玻璃的处置缺乏问题没有被有效地解决。采用斯坦福估算模型,计算出近年我国CRT电视机的表观消费量后,结合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的加速因素,估算2013年理论报废量达3500万台,并预测2015~2020年均报废量约为1000万台。通过调研9~32寸CRT电视机的玻璃重量与结构,典型29寸CRT电视机含铅量约2公斤。估算2013年报废CRT中铅含量约6万吨,今后至2020年年均产生量为2万吨,社会累积量从2013年的33万吨上升至2020年的43万吨。得出废铅的环境小于显著高于其资源效益,电视机使用寿命与回收率是影响社会累积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玉锋 《保险研究》2011,(10):61-67
本文采用2010年对1595个衣民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度对其参保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信任度越高,其参保的可能性就越高;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对其参保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民对制度的了解对其参保有促进作用,农民对制度越了解,越倾向于参保...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一个传销网络的案例来探讨社会网络的生产与再生产问题。通过案例的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的建构通常是通过"原有关系的转化"和"拉关系"两种方法进行的。信任是网络建构的基础因素,"物"化的利益是动力因素,网络连接的多元性是网络规模扩展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运用2010年对1612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村域社会资本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村域社会资本由村域信任、村域互动、村域互惠、村域认同、亲属关系和村域安全六个因子构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村域信任和村域互动因子有助于农民参与;村域认同因子不利于农民参与;村域社会资本的其他维度对农民的参与行为没有影响。此外,老年农民参与的可能性较中青年农民高;已婚农民比未婚农民参与的可能性高;农民所在村距离县城越远,其参与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河南省某县47个村域的调查,实证检验了村域社会资本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子分析发现,村域社会资本分为村域信任、村域互惠、村域规范和村域互动四个因子。回归分析发现,村域信任和村域互动对参保率具有正效应,村域互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村域规范对参保率的正效应缺乏稳定性。对解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使用CGSS2015数据,实证分析了大众传媒和社会互动两种信息渠道对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的影响。研究发现:(1)作为信息获取的正式渠道,大众传媒信息渠道使得居民可以获取专业、精准和全面的保险信息,从而推动居民购买保险;(2)作为信息获取的非正式渠道,通过社会互动信息渠道可以获取显性和隐性保险信息,也有助于推动居民购买保险;(3)社会互动扩大了周围人群对居民购买保险的影响,购买率高的社区通过社会互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购买行为;(4)大众传媒和社会互动对居民保险购买的影响没有不存在城乡差异。为提升居民商业养老保险购买率,有关部门需要注重大众传媒和社会互动两种渠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