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农业经济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3月21日,南宁中支在上林县召开了为期三天的全地区信用社系统经济师、会计师座谈会。区分行、南宁中支农村金融研究所(室)、信用合作处(科)、和中支上林县支行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座谈会共收到32篇文章,有14个同志作了专题发言。与会同志在座谈中,回顾了1984年以来我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信用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研讨了今后深化信用社改革的途径与对策。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南宁、河池、百色三地区农村金融研究协作片第三次研讨会于1989年5月11日至13日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召开。广西农村金融学会秘书长钟兴武、百色分会常务副会长杨洪立、百色中支副行长钟一庸、隆林县副县长廖如明等领导同志以及三地区的论文作者代表共3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研究性文章30篇。会议开始由钟一庸副行长致开幕词,廖如明副县长介绍了隆林县经济蓬勃发展的状况并对农行扶贫工作作了全面的评价。会中有25位论文作者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广西农村金融学会秘书长钟兴武同志也作了重要发言。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南宁地区农村金融学会(原称分会,下同),于1981年11月成立,至今已属满10周年了。从学会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就被选入理事会,担任学会秘书工作。回顾10年来,我在从事学会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学会的活力就在于活动。 农村金融学会的建立,目的在于组织广大农金干部、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农金科研活动。通过这一组织形式,调动广大行、社干部职工学习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和钻研业务时积极性、促进农金干部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鉴于这一认识,学会成立以后,我们积极地开展学会工作。 ——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及时调整学会领导班子保持优化状态。10年间,本学会已召开了四次代表大会。同时以年会形式,召开了学术交流会议。每届年会,都有一批论文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只有按时召开代表大会和年会,才能使学会活力显示出来。否则,学会形同虚设,就丧失了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适当发展集镇个体工商业,是党的搞活经济政策的一项内容。在这一政策的鼓动下,农村集镇个体工商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夫妻店、父子店、母女店、兄弟店和亲戚店等个体经营的组织形式,不断涌现。他们经营有百杂货、饮食业、加工修理等项目。这些个体工商业户的建立,其作用有三:一是弥补了供销社商业网点的不足,方便了群众,活跃了农村市场;二是解决了部份劳力就业的问题;三是增加了税收,扩大了货币回笼渠道。  相似文献   
5.
目前,南宁地区信用社超负荷经营的态势日趋严峻,这是近年来我地区信用社深化改革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应在深化改革中,及时地对信用社资金营运动态加以剖析,找出成因,并提出改善办法,力求尽快改变这一严峻局势。本文从南宁地区实际出发,就此谈点见解,与行家们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以上的南宁地区,和全国一样,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步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比如:对近年来信用社改革中如何估价的问题,信用社本来面目恢复与否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信用社模式问题.现在结合南宁地区信用社改革实践中有关这些问题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第一,对近年来信用社改革的估价问题对近年来信用社改革作出符合实际的估价,将有助于我们清醒地看到信用社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采取相应对策,把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以期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把信用社办成真正起民间借贷作用的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7.
关于银行体制改革和机构设置问题,近年来,很多经济专家学者已经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最近,国务院已作出了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保险公司作为国务院直属局级的经济实体,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依照国家法律、法令、政策、计划,独立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和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镇企业是不发达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其走向市场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就乡镇企业的本来特征来说,它是由农民组织起来,通过自己集资、集体积累或银行贷款兴办的,一开始就参与了市场竞争,接受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法则的考验,是具有自主权和市场行为的经营主体。因此,不发达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济联合体,金融在其中的渗透作用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设想了如下金融扶持对策: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在理论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在实践上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经验总结。那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将会给银行工作带来哪些影响,提出哪些新的要求,银行内部管理和营运机制又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很有探讨的必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政策约束和宏观调控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济运行和经济调节。按照社会  相似文献   
10.
由柳州、河池,南宁三地区农金学会联合召开的“行社管理与队伍建设”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8日至20日在龙州县举行。这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0篇。与会同志就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如何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强化内部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如何加强农村金融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调动行、社干部职工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意见和措施。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