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十三五”期间,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而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我国的金融风险形势面临新的挑战,防范风险仍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相对重要性分析技术方法,考察机构规模以及相关基本面因素对我国上市金融机构尾部风险的贡献程度。接着,本文结合边际效应分析技术考察机构规模对风险的异质性效应,深入分析“太大而不能倒”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前沿的面板平滑转换估计模型,研究机构规模与尾部风险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基本面因素对该异质性效应的影响力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等金融机构规模的增加能够有效缓释我国金融系统的尾部风险,但该影响效应将随着特许权价值、资产质量、杠杆水平、成本水平、收入结构、贷款结构等基本面指标的变化而出现显著的非线性转变。在此基础上,对强化我国金融系统中的风险防控薄弱环节、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吸收能力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子晖  张平淼  林师涵 《金融研究》2022,506(8):152-170
本文采用Logit回归模型以及随机森林模型、梯度提升模型等前沿机器学习方法,深入考察系统性风险指标对我国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对中下游企业的财务危机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而基于因子分析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可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本文进一步区分财务危机的不同成因并发现,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的预测框架能够对我国大多数财务危机事件进行有效预警。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上市企业监管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子晖  陈雨恬  林师涵 《金融研究》2022,499(1):185-217
防范风险是我国金融业的永恒主题。如何有效应对金融系统的异常波动、缓释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精准处置重点领域风险,仍将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本文分别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测度、传染溢出、驱动因素、前瞻预测,以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风险调控政策与政策的有效性、监管理念发展等不同视角,对272篇国内外顶级(权威)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与总结,并展望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从而为我国构建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完善“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金融监管体系提供参考,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