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在机构投资者行业内多样化投资日益普遍的背景下,本文探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投资组合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带来“合谋效应”,引导投资组合公司利用应计盈余管理隐藏合谋收益以降低潜在的政治成本与监察风险。进一步地,投资组合公司还会操纵真实盈余管理中的生产成本,“合理化”合谋导致的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研究还发现,隐藏超额利润是共同机构投资者要求投资组合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高市场化水平、非国有产权性质提高了共同机构投资者的合谋动机与能力,致使投资组合公司的负向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而高行政监管水平带来的合谋曝光风险则能够抑制该现象;投资组合公司的负向盈余管理导致行业竞争环境恶化,不利于维持公平的行业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的视角,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水平呈U形关系,与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水平呈倒U形关系。这说明不同质押比例下控股股东出于不同的动机做出的改变和调整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对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产生非线性影响。以上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收益率差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投资策略方面的经济后果,低质押比例的控股股东更有可能支持上市公司,而高质押比例的控股股东更可能损害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量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