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审计函证是获取直接来自第三方面的关于影响财务报表一系列认定中某个或几个特定项目的答复,并对答复信息进行评估的过程。函证程序包括: (1)选择需要进行函证的项目; (2)规定函证的要求; (3)向必要的第三方面发送询证函; (4)从第三方面取得答复; (5)评价信息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
深化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企业会计改革,又是企业改革不能或缺的一环。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基层单位会计改革的方向,是促进会计工作在做好记帐、算帐、报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逐步向‘管理型会计’转变。”本文试就企业会计向管理型转变的必要性,转变的方向,转变的可能性,转变后的  相似文献   
3.
章显中 《广西会计》2003,(12):13-14
管理思想可以从外部引进 ,也可以从自身实践中产生。一种管理思想或管理模式 ,能否在企业“落户” ,成为企业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则取决于是不是企业真正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精髓在于“悟”。所谓“悟” ,就是要领悟事物运行的本质之道 ,摒弃不切合企业实际和企业环境的东西 ,给先进的管理思想一席安身之地。当思想在企业安营扎寨 ,能否产生效用 ,取得期望的成果 ,便取决于企业的行为。思想不会自动变为行动和结果 ,思想必须、也只有通过企业自己的行为才能转化为具体的结果。没有环境的改造 ,没有行动的实践 ,播下去的是龙种 ,收获…  相似文献   
4.
5.
一、预算的资源优化配置观念 凡以公共资源(投资者和债权人投入的资源)作为权益资本和(或)营运资本(全部或部分)的企业,都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具体模型.市场资源所选择的项目或企业,属于初次资源配置的宏观决策;初次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则有赖于企业对投入资源的二次优化配置,它属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决策.  相似文献   
6.
任何理论都只是一种主观认识,任何理论都必须有合乎逻辑的构筑前提(或基础)。审计理论的构筑前提是审计行为的社会要求。审计不是置身于社会之外的行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根据社会的要求,由一些作为第三者的专业人员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对另一些人的行为和已作的认定进行再认定的检查、监督活动。这是审计的本质。审计理论的结构也就决定于一定社会关系下社会的要求和审计人员所起作用的性质。本文对两种较为典型的审计理论模式的构筑前提作一比较分析,以期探索审计实践活动与审计理论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7.
章显中 《上海会计》1991,(10):33-36
一、会计责任及其前提假定会计责任,指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前提下,受托个体对所有者交托资源的运用情况、运用效果以及对资源的权利与完整,在法律、规章、契约的约定要求下,以会计信息揭示为主要特征向所有者或其代表进行报告的经济责任或义务。会计责任建立的基础是:所有者与受托个体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