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经历了简单的电子数据处理(ED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它使人们在这一工作领域中的服务对象、设计思想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经历前两个阶段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完成例行...  相似文献   
2.
资金、信息、人才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信息作为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之一.信息流已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生命线,管理信息能力(效率)已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研究西方商业银行管理信息体系发展情况和工商银行管理信息体系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构建工商银行管理信息体系的系统架构和组织架构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生命科学的“机体循环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国有商业银行机体的组织构成、循环代谢系统1、营养供给及摄取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基人组织构成具有先天不足性,循环代谢系统存在较为严重的阻滞问题,营养供给面临“断乳”与自立谋存考验,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来说,静待或治标均没有生路,必须对其机体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再造其组织机构,重建循环代高考,晚新营养供给与摄取的观念,以适应金融业全开放后商业化经营的需要。据此,文中提出了一套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资金流系统、人流系统、信息流系统的改革方案,对国有商业银行今后的改革取向了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马梦琪 《金融论坛》2003,8(7):36-41,60
深圳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 ,其改革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前沿。深圳金融业处在与世界接轨的市场化环境之中 ,竞争非常激烈 ,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纷纷展开了从产品到组织再到制度的一系列创新。作者回顾和分析了深圳金融业的创新环境和历程 ,提出了未来几年内银行业创新的三大方向 :满足客户支付需要的业务创新、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业务创新和满足客户理财需求的业务创新 ,同时还提出了成立业务创新委员会 ,建立“业务创新论坛”等设想 ,并设计和规范了业务创新工作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其组织机构职能。  相似文献   
5.
马梦琪 《金融论坛》2000,5(4):24-27
本文运用生命科学的"机体循环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国有商业银行机体的组织构成、循环代谢系统、营养供给及摄取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其组织构成具有先天不足性,循环代谢系统存在较为严重的阻滞问题,营养供给面临"断乳"与自立谋存考验.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来说,静待或治标均没有生路,必须对其机体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再造其组织机构,重建循环代谢系统,更新营养供给与摄取的观念,以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商业化经营的需要.据此,文中提出了一套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资金流系统、人流系统、信息流系统的改革方案,对国有商业银行今后的改革取向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深圳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其改革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前列,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前沿。深圳金融业处在与世界接轨的市场化环境之中,竞争非常激烈,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纷纷展开了从产品到组织再到制度的一系列创新。作者回顾和分析了深圳金融业的创新环境和历程,提出了未来几年内银行业创新的三大方向:满足客户支付需要的业务创新、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业务创新和满足客户理财需求的业务创新,同时还提出了成立业务创新委员会,建立“业务创新论坛”等设想,并设计和规范了业务创新工作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其组织机构职能。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跨市场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市场效应是金融创新的动因,也是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本文从金融创新理论出发,阐述了国内商业银行跨市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内涵、特点及其效应,以深圳银行业为例,将金融产品与服务跨市场创新归纳为银行传统业务整合创新、银行传统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创新、银行服务与非金融服务业组合创新、深港两地境内外市场联动创新等四个方面.作者还提出加快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跨市场创新的策略是:建立跨市场金融创新机制,培养跨市场金融创新人才,防范跨市场金融创新风险,完善跨市场金融创新监管,营造跨市场金融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