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并购获取技术的决策与实施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背景 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动态化的趋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及竞争的白热化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创新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技术为根基之企业必须持续地增加提升技术在其产品及作业流程上的效用,并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利用该创新技术,来塑造企业必要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技术创新门槛越来越高,完全依靠自身创新已不现实,并且基于保持技术领先的压力和市场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采取并购的方式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速度,以获得先动优势和R&D能力,从而力求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吉峰  周敏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5):107-108
大学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扩散与市场化进程缓慢,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高新技术园区培育创新网络,构建以信息与契约为主的创新网络主体间的联结机制,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顾客参与创新的目标消费群体,第三方消费者如何评价顾客参与创新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了顾客参与创新对第三方消费者的影响。通过三组实验发现,顾客参与创新会显著促进第三方消费者对产品创新性的感知,这种创新性感知受到第三方消费者对参与创新顾客身份认同的中介作用。同时,第三方消费者与参与创新顾客的关系紧密性以及参与创新过程的透明度会调节顾客参与创新与身份认同感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第三方消费者对顾客参与创新成果感知创新性的评价。其中,第三方消费者与参与创新顾客的关系紧密性越强,其对参与创新顾客的身份认同度越高;顾客参与创新过程的透明度越高,第三方消费者对参与创新顾客的身份认同感越高。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28日,河北省政府与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09年7月21日,邯郸市政府与新兴铸管集团在北京签约了合作建设邯郸新兴装备和材料基地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5.
王帮俊  吉峰  周敏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123-125
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企业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了产业集群中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对于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企业间的创新扩散学习机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采用者的信息获取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过程,对于初始采用者与潜在采用者之间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三阶段的动态博弈过程,从技术创新成果属性对于采用企业的综合成本角度,如果使得采用者潜在该成本满足扩散条件便成为激励集群中的其他采用者学习模仿的充要条件,结果使得创新成果在集群中扩散开来.  相似文献   
6.
7.
一、国有企业“有为”与“不为”的定位标准国有经济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国有企业,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重新为国有企业的“有为”与“不为”定位。传统的观念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因而不能自负盈亏,然而,国外的经验教训以及本国二十年来改革实践证明.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从而自负盈亏。根源就在于国有企业本身的产权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本来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国有企业具有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两重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财富外流亟待遏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财富外流已越来越成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据中国外汇局的一份统计数据披露:1997-1999年,全国外逃资金达520亿美元.翻开中国财富外流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带给我们的不光是警觉,更有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煤炭企业并购的目标和并购后核心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核心能力的演化模型.研究显示,煤炭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不同规模的目标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以期达到最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0.
吉峰 《市场周刊》2004,(4):16-18
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因为它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可能发展成为庞大的集团公司,也有可能在市场的大浪中被吞没。企业被淘汰无非两种可能,一是竞争对手过于强大,自己毫无招架之力;另一个就是被自身问题拖跨。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市场细分更加明显,只要企业有一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