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才良 《中国石化》2007,(11):54-56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工业逐渐形成了以跨国石油公司为核心的私营石油公司与国家(国有)石油公司两大“阵营”。80年来,几经沧桑,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才良 《中国石化》2007,(12):48-50
伊朗现今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是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气大块头”。截至2004年年底,伊朗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当年产量2.026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2%,居第四位。伊朗也是石油出口大国.2004年石油出口量为1.293亿吨,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5.4%。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1998年6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已经指出:"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有未来学专家在研究"后工业社会"。1959年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德鲁克就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1952年马克卢普首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近十年来,学者们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形成。1996年,由最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一系列报告,在国际组织中首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4.
1950~1959年 伊朗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的斗争 伊朗是英波石油公司的发家地,虽然1933年它对伊朗政府已经作了一次“让步”,在缴纳矿区使用费之外,让政府分享公司20%的利润,但随着二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伊朗国内反英情绪日益强烈。伊朗方面提出1945~1950年间,英伊石油公司的帐面利润高达2.5亿美元,而缴纳给伊朗政府的总共才0.9亿美元,同期内英国政府从英伊公司得到的税收却超过了0.9亿美元。在美国的压力下,公司同政府谈判修改1933年协定。1950年6月这一协定在伊朗  相似文献   
5.
世界石油工业百年风云(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0~1909年 进入20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 自从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梯特斯维尔的德雷克井出油到1900年,已经历42年。1900年全世界生产石油14913.7万桶(2043万吨),其中沙皇俄国7578万桶,占50.81%;美国6362.1万桶,占42.66%,两国共占93.47%。其他产油的国家还有波兰(234.7万桶),罗马尼亚(162.9万桶),荷属东印度(225.3万桶),缅甸和印度(107.9万桶),以及加拿大、日本、德国、秘鲁等。从1859年以来,美国一直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只有跨世纪的1899~1901年,沙皇俄国的产量一度超过美国,但它好景不长,1902年后产量  相似文献   
6.
1979年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9年,西方世界刚刚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中复苏。此时,在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暗中领导下,伊朗发生了推翻巴列维国王统治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政治动乱从1978年初开始,逐步蔓延到全国,严重影响了石油生产。伊朗当时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1977年的石油日出口量为521万桶。由于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世界石油工业诞生150周年之际,回顾石油工业国有化一私有化一国有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维护了国家、民族的权益,意义重大;政党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石油工业的国有化与私有化;股份制改造可以增强国有石油企业竞争活力;石油工业上游与下游的开放程度应有所不同;应从历史角度看待石油工业的“垄断”现象,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集约化与下游市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8.
世界石油工业百年风云(之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0~1939年 美国政府对石油生产进行管制 美国在20年代末发生了“黑色星期四”,爆发了一次大的经济危机。然而它的石油工业却迎来了“开门红”。1930年10月3日,哥伦布·乔伊纳的第三口探井出油,发现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东得克萨斯大油田,可采储量达7.50亿吨。人们一拥而上,疯狂钻井,当年即产油1470万吨。到1933年这里已钻成11870口井,年产量上升到2740万吨。1715家公司在这里无计划滥采,造成美国石油市场上严重的供过于求。1931午5月得克萨斯州的原油价格从1926年的每桶1.85美元跌到每桶15美分,一度甚至跌到2美分。市场一片混乱,经济危机加剧,许多小公司破产。1931年下半年,俄克拉  相似文献   
9.
1970~1979年(2) ▲英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成立与消亡 1973年10月,在阿拉伯产油国对美、欧、日实施石油禁运之时,英国政府首相希思曾要求英国石油公司(政府持股达31.6%)和皇家荷兰壳牌集团优先向英国供应石油,但遭到拒绝。1974年在大选中,英保守党失败下台,工党上台。工党在竞选纲领中就主张加强国家对北海石油资源与生产的控制。1975年5月,在北海油田即将大规模投产之际,英国议会通过了《石油税法》,11月又通过《石油和  相似文献   
10.
从1859年8月2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泰特斯维尔的德雷克井出油以来.世界石油工业即将走过150年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