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工程设备就是生物工程类工厂或实验室为生物反应提供最基本、最主要、能够满足特定反应工艺工程的专门技术装备或设施。微生物工业生产中,生物工程设备的优劣是整个生产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生物工程设备是现代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机械制造行业中,特别是在四川德阳众多大型“军转民”的兵工企业也步履维艰之地,活跃着一个主要靠出口创汇而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并连续十年无亏损史的乡镇企业,它就是四J;D绵竹三箭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的三箭机床附件厂。该企业已连续几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创汇乡镇企业”、“农业银行AAA级信用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企业规模由十年前建厂时年销售收入二十万元增长到目前年创汇达千万元,税利由建厂时的6.02万元增长到130万元。该企业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并长盛不衰,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有一支稳定、团结…  相似文献   
3.
范锐 《商》2014,(43):143-143
油画作为艺术品同时具有其商业价值,透过新一轮中国当代油画拍卖的背后,我们可以冷静分析中国油画的商品性与艺术性的双重价值。随着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拍卖公司、画廊、艺术经纪与艺术基金等与商业有关的话题或信息。当下,艺术投资者、艺术爱好者,纷纷关注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现状。中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油画的商品化正处在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进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港口由于货物繁多,机械设备大型化、自动化,装卸过程复杂等因素,在危险源辨识、评价、隐患排查治理、人员安全培训等工作中存在信息量大、统计汇总难的问题。怎样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成为企业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管理机构和职责、检修周期、分列检修、溶液和催化剂更换立项等检修管理和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有效整合中国石油各油气田净化厂庞大、分散的检修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范锐 《金卡工程》2010,14(6):284-284
中国证券市场IPO的发行存在两个问题要么就是破发,要么就是上市首日涨幅过大,在目前采用市盈率定价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试图对中国新股发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找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范锐 《品牌》2014,(12)
在篮球比赛中,要明确防守的作用,并加强对防守的训练。篮球运动既是一项集体项目,又是对抗性非常强的项目,特别是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员年轻化、高大化,攻守能力的迅速提高,争夺越激烈,对个人防守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个人防守训练在篮球防守训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阐明了影响篮球运动防守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防守意识、防守技术、防守战术、防守作风、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规则的研究及合理利用,提出了提高防守水平主要的对策和主要的提高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廓清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回顾了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而阐述了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在理念主义和行为体结构互构观点基础上的四项基本内容,随后对这一理论流派和研究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国际机制研究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