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和行业效应进行了研究,基于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除西藏、重庆、港、澳、台等地区29个省市的7个行业,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确实存在着区域效应和行业效应,而行业效应不足以解释区域效应,同时研究发现,除了产业结构外,各地的金融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中小银行贷款的比例和地区开放度等因素也是造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因素。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和行业效应的存在,必然使得统一的货币政策给各地带来不同的影响,进而有可能拉大区域差距并影响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有三个:利率途径、汇率途径和信贷途径。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对这三种传导途径的反应速度和深度均不同,所以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往往带来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产量也包括价格,被称为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制造业中各产业存在的这种非对称性,提出并检验了造成这种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
闫红波 《新金融》2007,(11):37-40
“行为融资”理论的产生是由于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已难以解释当前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笔者详细地论述了该理论的两种分析方法,即非理性投资者分析法和非理性管理者分析法。前者主要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影响理性管理者的资产配置行为,亦即当股票市场价格偏离公司真实价值时,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性管理者将对此做出何种反应;而后者着重强调管理者本身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