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我国环保部门完成了火力发电等行业的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对我国建设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实现“一证式”环境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排污许可证中污染物的排放许可限值展开研究,应用脱钩原理对我国2003—2017年火力发电行业SO2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脱钩理论,结合灰色预测方法GM(1,1)并运用情景假设法分析评价了排污许可证对我国2018—2020年火力发电行业SO2排放的约束作用强弱及其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垦小城镇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以黑龙江垦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国营农场建立而形成的农垦小城镇 ,对农垦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和服务作用 ,反过来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垦小城镇原有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针对农垦小城镇的特殊性 ,深入分析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提高认识 ,必将对今后农垦小城镇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使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截面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以每年因子综合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作为TOPSIS综合评价法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计算出各地区的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贴近度,以此评价各地区的碳达峰能力。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能源结构与政策驱动导致各地区的碳达峰能力有所差异;(2)碳达峰水平空间差异性明显,表现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快于化石能源丰富地区;(3)率先达峰区域一般为经济发达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以及政策驱动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峰值,而处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政策文件缺乏、可再生能源缺乏的地区滞后于规定达峰时限。鉴于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政策驱动对碳达峰的关键作用,建议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碳达峰。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文章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条件和机遇,提出通过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制度创新战略等"五大战略"推进辽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并对加快推进辽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6.
城乡结合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乡结合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存在的土地利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城乡结合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转型:政策、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选择、一种必须,而且是要解决在怎样程度的速度和规模上促进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世界各国各级政府和商业部门在调整贸易、融资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上,提出了无数的低碳政策措施,发起各种低碳倡议。为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要以超前的眼光对低碳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尤其要避免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被高碳排放锁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预测及其结构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加锋  刘毅  张雷  王丽艳 《经济地理》2006,26(6):1005-1008,1017
采用成分数据,利用球面投影降维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2004—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5年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评价,指出今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致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协调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关键要做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10.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绿色新政"涵盖了"绿色领导力"、"绿色政策改革"、"绿色经济"、"绿色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绿色发展规划。对于我国而言,选择"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需要协调各种政策,确保以经济最优的方式过渡到绿色低碳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