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就外科护士如何预防医疗纠纷进行研究。方法定期对外科护士进行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三基及三严训练、综合素质培训,使其熟悉及掌握各项临床制度,并定期进行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各种医疗纠纷场景进行模拟训练,以及理想、信念的教育。结果通过关于医疗护理安全的一系列科学培训,深入学习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使我院外科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下降的趋势,逐步树立了医院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结论外科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及处理复杂护理问题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外科护理病历质量有了极大改善,同时也巩固和发展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1995年以来广州市产业转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丹丹  周春山 《经济地理》2012,32(11):81-88
以广州为研究对象,采用产业转型系数、主成分分析和偏离—份额方法,对1995年以来的产业转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工业转型的快速时期在1999年前后,服务业随后。1995年以来广州工业内部增长速度呈现差异,竞争优势行业发生变化,但主导产业仍未发生更替。服务业内部增长也呈现较大差异,正逐步向高端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广州产业转型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其转型还需经历较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对经济发展仍起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产业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入院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指导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患病新生儿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关爱与治疗,但需要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应开展人性化护理,以促进新生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成为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嵌入式投入产出表匹配中国工企—海关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对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保护主义阻断了国际循环的技术扩散机制,促使中国数字贸易企业走上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道路,通过发挥双循环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激发中国数字贸易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数字贸易质量水平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双循环格局对一般贸易、全球金融危机后、东部地区的数字贸易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老百姓一日三餐,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多次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评价工作中获得一等奖。明确"谁来管"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谁来管"既有利于落实责任,又方便目标考核。明确监管部门。连云港各级农业部门都明确了职能科室,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乡镇都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增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分析莫高窟数字化保护与开发路径,利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进行内容分析,探讨莫高窟数字化技术应用效果,最后提出莫高窟发展建议,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两头在外”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使中国数字贸易陷入“模仿创新”和“低端锁定”的困境。基于创新能力和产品空间的视角,使用投入产出方法,探讨双循环新格局是否能够促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双循环新格局对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参与国际循环通过后向模仿创新能力中介渠道对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而参与国内循环通过前向自主创新能力中介渠道促进了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其促进作用分别受产品空间密度和技术复杂度的调节影响。拓展分析揭示了双循环新格局对中国数字贸易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为中国数字贸易企业应对逆全球化和外部风险的冲击与挑战,形成双循环新格局,特别是利用国内统一大循环的超大规模优势来培育本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空间密度和技术复杂度,最终实现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代丹丹 《北方经济》2022,(11):38-41
“十四五”及未来时期,内蒙古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对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经济指标持续提升、科技投入继续增加、科技产出日渐丰硕、科技交流不断活跃,但依然存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科创能力不强、发展环境不优等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建议从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