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价值转化工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俞明南  成斌 《辽宁经济》2005,(10):55-55
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完成了一次创业的资本积累阶段,开始进入追求规模效益阶段的二次创业.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相比,其本质区别是从对市场需求的拾遗补缺、重视销售、业主才华向制度创新、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转变.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的发展“瓶颈”,成功实现“二次创业”正越来越引起企业家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连锁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连锁物流能力、物流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组织学习和连锁物流能力的作用关系概念模型,为连锁物流能力及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进一步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随着国际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煤变油”项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案例通过对国内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煤基合成油示范基地——潞安集团的“煤变油”项目的前期准备和调研、立项、招标及启动过程进行客观描述,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物流配送新理念:持续供货补充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双重挑战。如何在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 ,降低企业及其供应链的成本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传统的基于需求预测的推式库存补货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如响应迟缓 ,过多的积压存货 ,企业间信息共享能力差 ,缺乏协调与合作等 ,众多企业采取基于实际需求进行持续补货的拉式库存补货模式 ,即CPR。本文介绍了CPR的发展衍化过程 ,并着重对CPR的特点及绩效作了定性分析 ,探讨了VMI与CPR的关系 ,同时指出了TCPR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及解决途径 ,为企业的库存模式选择及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物流配送系统的复杂性使管理者很难追踪到系统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存在于预测模型、网络优化、库存配额以及物流选址等环节中,对未来的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机应用日趋广泛的背景下.仿真技术为物流配送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有效而直接的方式。针对大型企业的特点改进原有的MPSSP模型,对大型企业的配送过程进行仿真。先对实际的物资配送系统进行假设.在符合模型前提的情况下通过MPSSP模型建立三种不同的仿真方案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最优的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7.
持续供货补充(continuousproductsreplenistiment,CPR)管理模式,与连续库存补充计划(continuousreplenishmentprogram,CRP)在理论上是相同的,都是指利用及时准确的销售商品数量的实时信息,并结合库存信息,运用预先规定的库存补充程序,更加科学与准时地确定发货补充数量和配送时间的计划方法。由于着眼于改进供应链中的物流合理  相似文献   
8.
9.
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良  俞明南  汪克夷 《技术经济》2010,29(7):120-126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对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体系,认为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应当由正向过程质量、逆向过程质量以及结果质量3个维度所组成,并设计了相应的测量工具。通过对48家国内连锁企业的实证问卷调查,验证了测量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MBA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市场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有志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士,纷纷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投入到艰苦的全日制MBA学习之中,形成脱产学习的热潮。针对上述现象,通过对部分全日制MBA学员和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有关全日制MBA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以及产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