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需要一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党的十六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要求中,特别强调了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对或有负债的有效监控,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即绩效预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政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毅  孔志锋 《现代财经》2000,20(8):3-4,26
文章认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可分为“西进”战略和“东引”战略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东引”战略。文章还对营造西部良好的投资环境、实施有关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原始积累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近20年来出现在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绩效预算对现行制度的冲击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绩效预算不仅会对财政工作带来革命性的转变,而且,还会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冲击,主要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管人转向管事,绩效预算的理念更贴近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对我国的政府组织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产生冲击。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是按照人员——职能——经费这一模式进行制度安排的。先考虑人员等政府履行职能的资源量,再根据资源情况确定政府履行职能的程度,最后根据职能履行程度来确定相应的预算经费。尽管零基预算把这一模式改为职能——人员——经费,使预算的编制更符合政府运行的要求,但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