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感恩情怀是高尚官德建设的重要基础。现实中一些干部感恩意识淡漠,感恩主体错位,感恩客体迷失,感恩心性狂乱致使官德严重滑坡。要通过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资源,补感恩文化课;多途径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强化干部感恩行为;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将感恩意识和行为纳入考核体系等途径,滋养广大干部的感恩情怀。  相似文献   
2.
当下伴随着网络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的会计行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分享强大的数据信息,更能对财务进行集中化、多元化、技术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进行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3.
培养选拔高素质的中层管理型人才,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实践中,因人才理念和激励机制不到位,使中层管理者流失严重;人才缺乏,企业选才空间狭窄;重使用轻培训,成长发展环境不平衡。通过确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观,加大科学培训力度,完善健全选人用人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体系等途径,锻造企业新型中层管理人才,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竞争,传统管理会计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为此,学者在管理会计适应战略需要,提供战略信息和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战略管理会计正成为管理会计中新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文早期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六朝十几个世纪,走过了开辟鸿蒙、辉耀千古;大气勃发、诗赋散文兼得和梗概多气、绚丽精美的发展步伐,不仅留给后人文学作品,而且承传着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财富,必须认真品味以汲取营养来滋补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必然要求加强“内外联动”,从宁波目前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已具有“走出去”发展,全面推进国内合作交流的条件和能力。从我市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来看,  相似文献   
7.
中共宁波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宁波发展而临的新形势,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战略举措和主要任务。报告提出,要实现内外联动,“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人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进入本世纪,国家对科技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发展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焦点,对科研活动的支持逐年加大。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对各个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战,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科研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努力成为学习型基层领导者,是顺应时代发展大潮的必然抉择,是迎接事业挑战的有力回应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学习型干部"的动力来自干部内心而不是外力,要终生不渝、坚持创新并影响辐射社会与群众,并努力打造学习团队。广大基层领导者要通过深化认识,廓清思想障碍,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要把握向度,坚定目标,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要弘扬优良学风,总结科学方法,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成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关联度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必然要求加强“内外联动”。同时,从宁波目前发展阶段来看,我市已具有“走出去”发展,全面推进国内合作交流的条件和能力。从宁波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来看,需要通过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有效利用外省市的资源、市场和人才优势,增强发展后劲。从宁波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局势来看,需要国内合作交流的支撑和互动。总之,“内外联动”已经成为宁波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选择,对于扩大宁波企业的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对外的辐射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对宁波国内合作交流的层次进行深入分析,找准城市的角色定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