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1.
封兰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221-222
苏童的祖辈由扬中移居到古城苏州谋生,祖辈们的移民意识深深地渗进了苏童的血液和思维之中,使他无法摆脱对虚幻“故乡”的眷恋和描绘。苏童对先人的传说与故事似乎是情有独钟,从表面上看,他以其独特的切入视角不经意地向人们讲述着祖辈、父辈们的经历。但是,当他在记忆与梦幻之中重现先人的足迹时,自己紧跟着掉进了逃亡的陷阱。苏童的叙述总伴随着一种逃亡意识,一种被追逐感,如同一个梦者。试图从小说人物命运的角度探寻苏童小说中人物的逃亡情结。  相似文献   
2.
封兰 《经济研究导刊》2009,(15):211-212
周作人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以人性的二元为基础,以个人为本位。他倡导人的文学",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正是从人的文学出发,周作人发现了通俗文学的不足,故加以否定。但周作人又清醒地意识到通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并进一步肯定其巨大的影响。正是看到了通俗文学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了其平民精神的光辉,只是由于其"文学价值的缺失",周作人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文学类型——平民文学,借以阐发他的"人的文学"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封兰  常康 《中国经贸》2010,(2):171-172
师范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院长树立“育入第一”、“学生上帝”观,坚持以文化育人为本,尊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育人需求。校园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职工在人性化管理中服务、在个性化服务中育人。院校管理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彰显院校所属地域的地方文化特色,努力撑起地方高教“文化育人”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