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国现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悠  周小浦 《江南论坛》2007,(12):24-26
长期以来,我国的仲裁实践中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同样是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却因此人身份的不同而遭遇截然不同的后果:如果此人是普通劳动者,则属劳动争议,可启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乃至最终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此人是具有干部身份的劳动者,则属人事争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提起人事争议仲裁,最终不能进入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2.
张圆  林悠 《江南论坛》2012,(5):33-35
一、婚姻关系的实质是伦理性 婚姻关系具有伦理性决定了调整这一领域的法律规范也具有伦理性。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一文中指出:"尊重婚姻,承认它的深刻的合乎伦理的本质。"又说:"如果立法不能明文规定什么是合乎伦理的行为,那么它就更不能宣布不合乎伦理的行为违法。"在一定意义上说,亲属法堪称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3.
林悠  许云鹏 《江南论坛》2009,(12):23-25
在人类社会已迈人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婚姻、家庭所产生的社会恶疾一家庭暴力却依然存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一如何清除这颗严重危害家庭安宁、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  相似文献   
4.
合同争议在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诉讼与仲裁是目前解决合同争议的两种有效手段,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这两种争议的解决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仲裁的规定,与原来的三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相比,规定得更为全面、具体,合同的变更、撤消、解除、履行等所发生的争议,以及对约定违约金的增减均可通过仲裁解决,仲裁成为解决合同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仲裁解决合同…  相似文献   
5.
1995年9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的实施,仲裁成为继诉讼之后解决合同纠纷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又一重要的法律制度,而仲裁协议则是仲裁制度的基石,它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协议,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以及仲裁机构行使仲裁权均须以仲裁协议为依据,因此,设立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不仅关系到经济主体对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而且也涉及对当事人实体权益的保护。本文依据《仲裁法》的规定,从仲裁协议的设立主体、仲裁协议的形式以及仲裁协议的内容三个方面来阐述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协议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仲裁协议的设立主体 设立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其首要条件是协议的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法》第17条)。对公民而言,完全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碳中和”理念逐步成为国际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同步增长。从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福建实际,分析新能源电池企业外贸特征、汇率风险及产业结构,并从外汇管理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