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0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深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理解和研究,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的委托,《经济研究》编辑部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于1991年8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京文主持。与会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技术经济专家、企业家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如何加快我国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发言(包括书面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2.
薛葆鼎 《经济师》1993,(11):25-26
<正> 我国工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实质上是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四十多年来工业生产力布局的空间积累。在实践中,这个格局有顺畅之处,有不顺畅之处。总结新中国工业生产力布局的已得经验和已知教训,探讨工业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的途径,从方法论上找出正确的路子,是我国经济建设长期面临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之”字形发展道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二工程中,先后在吉林市、太原市、兰州市开辟了三个化工区,分别建设了氮肥厂、染料厂、电石——碳氨化钙厂;或氮肥厂、化工原料厂、磺胶类药品厂;或氮肥厂、合成橡胶厂等。当时的苏联,在化学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化工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上,都有历史条件的局限性,然而在帝国主义对我们这个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仇视、封锁的情况下,我国借此能开始建设自己的重化学工业,突破从无到有的历史阶段,是十分不容易的。当时三个化工区的干部和职工都虚心学习、全心全意扑…  相似文献   
4.
把千头万绪的日常经济组织与管理工作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类性质的问题。一类是属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一类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另一类最常见的习惯上叫做“技术经济”、“工程经济”的问题,这类问题既不能直接依靠以研究生产关系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决,也不能直接依靠技术科学理论来解决。这类经济工作中为量最多的一类问题,在我国长时期被经济理论工作者所忽视,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无“合法席位”,使得这类实际工作成为无理论可遵循,无方法可运用的实践,处理时往往只凭个人经验,依靠临时调查、凑材料、开碰头会来解决,失误自然难免。三十多  相似文献   
5.
6.
一、关于正确对待需要综合性研究的社会经济系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现实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应用,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课题,要求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互相学习一点双方的基础知识——如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如社会科学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团结合作,多多交流,互相启发,才能找到共同语言,提出有效的建设性意见来。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巨系统进行综合性反复研究——系统分析、运动控制、信息反馈、再校正、再分析、综合组装、整体观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用商品价值W=C+V+m的公式,联系我国现实经济可以说明:在生产领域中,节约原料、材料、燃料,节约劳动时间,可为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积累,挖出很大潜力。在建设领域中,掌握可靠的商品信息、作出科学的决策、选择适当的厂址、制定精湛的设计、经过优质的施工,可为企业投产经营、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积累、回收投资,以进行扩大再生产,挖掘出很大潜力。这些是生产与建设领域中常见  相似文献   
8.
一、要明确成本构成的范围 在工业生产领域内,成本高、浪费大、经济效果差是当前我国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对此,有必要认真地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合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和经济有效地建设新的生产力,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三十年来,我国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代价不小,同已经耗费的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相比较是很不相称的.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开展基本建设经济与管理的研究,为基本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减少实践中的盲目性与失误,是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防洪、防旱、治沙、治碱、治理全国人民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我认为必须积极地加快全面规划,加紧综合治理。学习了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央政治局相应的决议和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联系1991年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洪涝灾害中应得的教训,更感觉到把全民族的生存环境综合治理好是经济起飞必须的先决条件。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和平稳定发展。在经济上,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