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范敌意并购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小东  张巍 《经济论坛》2007,(7):112-113
截至2006年11月,已经有1248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至2006年底股改基本能够结束。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使中国并购市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此外,入世后我国政府逐步取消对外资并购的限制,陆续出台了有关并购的法律法规。致使跨国集团纷纷选择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方式实施其在华投资战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首当其冲应该考虑的就是应对敌意并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敌意并购是指并购方事先不与目标公司沟通,也不顾及目标公司利益,而在市场上公开收购目标公司股票,最终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一种收购方式.敌意并购有悖于我们通常谈到并购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赢格局的特征的.到2006年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的制度安排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并购拉开了帷幕,也为可能即将出现的敌意并购提供了机会.在资本市场的新纪元,如何防范敌意并购,保持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应理性地看待这一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本市场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相对发达的巨大转变。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变迁作了回顾,希望在总结历史进程中借鉴一些经验教训,便于我国资本市场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MBO往往是杠杆收购(LBO),它的完成需要融资机构的帮助。但是,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在融资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致使MBO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案例,伊利股份的MBO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本文详述了伊利股份MBO的全部过程,并剖析了其失败的原因,希望能对以后的企业改制有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研究多数从收购定价、融资渠道等角度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MBO的相关问题,而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研究比较少,本文从这个角度对MBO后对相关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做了研究,希望对以后的公司治理问题有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粤美的与伊利股份MBO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粤美的与伊利的MBO两个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相关金融行业发展滞后,缺乏战略投资者;法律上的不完善对MBO融资收购造成巨大的障碍;资金来源信息透明度差,披露不规范。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MBO融资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MBO融资的退出机制;尽快解决股权定价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不同的学者就并购的绩效问题用不同种方法甚至用同一种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大不相同。本文认为,样本的选择标准不同及分类比较模糊是引起现在结论迥异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运用比较成熟的事件研究法从股权变动方式的角度对以无偿划转股权变动方式并购目标公司后目标公司的绩效情况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认为,以无偿划转股权变动方式并购目标公司会给目标公司的股东带来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边小东 《经济师》2007,(5):87-87,89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将使上市公司MBO迎来一个历史性机遇。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中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使西方许多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市场价值被低估,这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近几年来,跨国并购案例逐年增多,其中失败的案例占比高达70%。究其原因,并购估值是并购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是从基于对赌协议的视角对联想集团跨国并购NEC PC案例分析,从而为以后企业跨国并购估值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