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业经济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消费水平评价,能够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它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理论性的问题。本研究的关键有二:其一是确定评价指标,其二是建立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选择了与人民直接消费有关的内容,例如口粮、饲料用粮、酒类用粮等五项,通过量化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处理,建立了我国粮食消费水平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1984-1993年我国粮食消费水平评价的应用,描绘出了这十年我国粮食消费水平评价曲线,表明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即模型是科学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2.
3.
根据数理哲学思想,针对粮食储藏科学数学化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指出了粮食储藏科学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阐述了粮食储藏科学与数学的天然内在关系,论证了粮食储藏引入数学后更富有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本文用新的科学思想观点,审视了粮食储藏科学中的问题,旨在有利于该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 )3.2 粮食物流系统的社会条件3.2 .1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条件下的经济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又指出我国经济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特点是 ,人多底子薄 ,生存与发展共存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粮食市场逐步放开 ;全国广大农村依然是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的小农经济 ,商品粮生产意识十分淡薄。这是粮食物流很显著的一个社会特点。3.2 .2 区域性经济与民风习俗之差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形成了东南沿海、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东部高 ,西部低。我国民风习俗也有着区域性的差别 ,南甜北咸 ,西…  相似文献   
5.
粮食储藏,在中国已有7000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20世纪,才发生质的飞跃,即赋予了科学的意义,有了新的发展。在20世纪这100年中,中国粮食储藏科技进步的轨迹是什么?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系统方法论对我国粮食物流做了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粮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指出该系统受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双重制约的诸多因素,并建议要健全粮食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7.
用系统方法对中国粮食物流做了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粮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指出该系统受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双重制约的诸多因素,并提出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精神生产通过自工业革命到现在的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考察研究,提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系统的概念模型,论述了重视生产与物质生产在交互作用中发展,并指出精神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在发展中的五项制约因素,最后得出科技创新在我国“科教兴国”中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全国各族人民一举粉碎“四人帮”,很快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邓小平同志“学术刊物要办起来”的号召下,继粮食储藏杂志之后,又办起了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80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学报(1983年),武汉粮食工业学院学报(1985年),吉林粮油食品专科学校学报(1985年),中国粮油学报(1986年),以及许多省(市)、自治区的粮油科技期刊等。在郑州粮食学院、成都粮食储藏科研所之后,又建立了南京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