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基层供电企业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建立"统一管理、整体联动、资源共享"的媒体关系维护机制,分解落实媒体资源维护任务,实现媒企关系的提升。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有企业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县级供电企业承担着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7年湖北经济学院与神农架林区政府签订的《神农特色菜品系列及神农宴系列的研发与推介合作意向书》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要求,湖北经济学院神农架旅游特色菜品及宴席研发小组群策群力,克服了诸多困难,在协助神农架林区政府举办"林区首届农家菜(土菜)比赛"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发和集中性开展了神农特色菜品的制作及拍摄工作。校地合作开展旅游特色美食研发活动,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地方职能部门的工作深入性,旅游餐饮实体的品牌责任性,酒店厨师人员的创新品位性,项目负责教师的社会活动性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烹饪高等教育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将对我国餐饮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餐饮人才的培养对我国餐饮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烹饪高等教育在餐饮人才培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新时期中国烹饪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深入地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湖北商专烹饪工艺专业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确立了“以稳定学生专业思想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就业信心为保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并逐步在教学体系、教育资源、培养方向、实习环节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6.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综合性,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强化学生圆队意识与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弄口处理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教学质量。目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两大问题,即实验教学项目流于形式,设计深度和投入力度不够;实验教学项目较为单一,针对性、系统性、应用性和时效性不强。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需要本着科学性、综合性、应用性、时效性和特色性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指导思想.认真设计跨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不断改善和推进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重视、探索并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活动。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主要包括补充完善、活动融合、成果转化、自主创新等四种开发途径和课程依附型、课程独立型等两种开设形式,需要遵循“理解实验内涵一积累实验素材一确定实验名称一拓展实验框架一完善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以及“教研活动阶段一项目申请阶段一考核验收阶段一定型应用阶段”的基本程序,同时运用资料收集、PPT演示、实验报告“三位一体”综合考评方式,切实保证和提高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在我国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后,餐饮卫生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表现出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到餐饮企业消费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餐饮企业需要进一步行动起来,切实有效地加强餐饮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入世将对我国餐饮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餐饮人才的培养对我国餐饮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烹饪高等教育在餐饮人才培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新时期中国烹饪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积极深入地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
烹饪专业是一门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艺性专业,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生产实习因其各自的局限性和欠缺性而制约着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校内模拟经营对湖北商专烹饪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全面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