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看《西游记》画册,看到悟空隐身后巧妙降妖,不由暗自惊叹:读科幻小说,读到各种隐身人的故事,则心驰神往不已。如今,“隐身术”不再只是出现在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中,已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隐身飞机、隐身陆战队员、隐身保镖等早已纷纷“亮相”。而且,在自然科技领域之外,“隐身术”也被人们  相似文献   
2.
学会害羞     
羞耻感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之一,现实生活中人们从小到大也接受了不少关于羞耻感的教育,应该说每个人都应懂得“知耻”、“羞恶”的道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有些人做起事来偏偏就恬不知耻、毫不害羞。  相似文献   
3.
坚持人生     
坚持是一种不同凡响的人生态度。我们常常要面对这样的选择 :是畅所欲言还是人云亦云 ,是固执已见还是曲意逢迎 ,是我行我素还是随波逐流 ,是鹤立鸡群还是同流合污 ,是锲而不舍还是半途而废 ?坚持还是放弃 ,这个问题贯穿我们的一生 ,其所带来的苦闷、彷徨、矛盾、忧伤 ,简直囊括了人生的诸多痛苦。坚持是一种捍卫和守护。朱自清宁愿饿死也坚持不食美国的救济粮 ,他捏卫的是一种民族气节 ;方志敏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 ,他守护的是一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哥白尼矢志不移地坚信“太阳中心学说”,他捍卫的是科学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身痒的感觉并不比疼痛好受。钱钟书在“围城”中对“痒”有过淋漓尽致的描述。书中写到方鸿渐在前往三闾大学途中,夜宿穷乡僻壤一家所谓“欧亚大旅社”时,被蚤虱叮咬而满身痒,虽全力抓挠,周身还是痒,“到后来疲乏不堪……只得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尽那些蚤虱去受用。”方鸿渐被身痒折磨得苦不堪言,让人不由感叹:貌似强大的人类有时连小小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是生活在桃花源般纯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我们的心灵不经意间便会受到伤害。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微妙,面对你猝不及防又莫名其妙的伤害,最明智的态度是:把微笑留给伤过你的人。  相似文献   
6.
征服你自己     
鲁迅先生说:“倘要完美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毛病,甚至冷不防就会出纰漏,犯错误,所以我们常常需要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就是直面自己,解剖自己,挑战自己,磨炼自己。征服自己就是向各种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抗争,就是向自身潜在的假丑恶开火。征服自己就如主动拂去琴弦上的尘灰,就如毅然割去肌体上的恶瘤。事实上,我们时常面临着征服自己的课题:在面对困境一筹莫展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脆弱?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狂傲?在怀才不遇失意…  相似文献   
7.
分享腐败     
洛阳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创建科原科长王亚平,以“中国福尔摩斯私家侦探中心”的名义,给全国各地100多名领导干部寄去一封信。信中以威胁的口气声称,“中心”已掌握了他们贪污受贿的情况,要求这些领导速寄5000元至1.5万元钱到某账户“消灾”,不然就将“隐私”曝光。很快,他就收到了5000元“消灾费”。这个本以“创建精神文明”为己任的王亚平也真够“幽默”的,干起了不在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看《西游记》画册 ,看到悟空隐身后巧妙降妖 ,不由暗自惊叹 ;读科幻小说 ,读到各种隐身人的故事 ,则心驰神往不已。如今 ,“隐身术”不再只是出现在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中 ,已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隐身飞机、隐身陆战队员、隐身保镖等早已纷纷“亮相”。而且 ,在自然科技领域之外 ,“隐身术”也被人们“拿来”为己所用。尤其是一些腐败分子“隐身”有术 ,种种表演颇值玩味。按其主观愿望、操作水平和实际效果划分 ,腐败分子的“隐身术”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半遮半掩。这种“隐身”层次的人 ,比起那位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裸地…  相似文献   
9.
时下,一种“大款”傍官员的“傍官”现象十分突出。一些“大款”与某些领导干部打得十分火热,相互称兄道弟,来往频繁,关系密切。大款谈根法傍上江苏无锡审原副市长丁浩兴后,曾对人夸耀说:“我让他15分钟到这里,他不敢16分钟来。”果然,他用手机拨通了丁宅的电话,才 14分半钟,丁浩兴就赶到了他前面。两人之间的关系之“铁”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又出现了一种“挟官”现象。人称“阿太”的浙江瑞安市莘胶镇中村党支部书记陈时松,采取跟踪、盯梢等手段搜集领导干部生活、经济、社交等方面的隐私,然后为已所用。如果抓不到的把…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一些人十分热衷于追名,甚至为争名、夺名而不惜绞尽脑汁、耍尽手段。有“公仆”对于实事兴趣不大,却对搞形式主义,对搞中看不中用的“样板工程”乐此不疲,以求有魄力,有政绩之名;有三流名星花钱请记者写吹捧文章,请笔手越俎代疱撰“自传”,以博艺压群芳之名;有刚出了一点成果的专家却不再坚守实验室的寂寞,而是醉心于作演讲、上境头、入名人录,喜欢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还有人为求名而大胆弄假文凭、假荣誉证书,或移花接木剥窃他人学术著作……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有好名总不是坏事。但好名誉是靠实干赢来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