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的影响利弊兼有但利大于弊,从我国目前来看,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确有其必要性。建议应循序渐进地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在交易中加强管理,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加入WTO后,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我国每天也有一批批企业诞生。然而,95%的新进入者和新生者都难以度过他们的成长期;另5%的企业,也是沧海桑田,各有各的命运。企业做起来容易,做长久难;做大了容易,做强了难。国内企业尤其如此。令绝大多数企业难逃5年出局的原因很多,但细究起来,未能培养起来一批能够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是这些企业败走麦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塑造具有执行力的企业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些企业高层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常常导致经营失败,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在决策的执行中出了问题,或者说企业的执行力不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在长期跟踪企业的发展研究这一现象时提出了执行力的概念,认为企业成功20%靠策略,60%靠执行力。执行力在当前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4.
<正> 推进企业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是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生命线,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更无从谈发展。对企业来说,不创新就灭亡,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所认识。然而,究竟什么是企业创新,如  相似文献   
5.
企业竞争力的统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企业竞争力评价中存在的片面、未综合量化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统计方法以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对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完善性及可量化性。  相似文献   
6.
<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农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即知识化革命。随着近几年河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知识化农业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以及推广使用,把知识、信息、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石变珍 《市场研究》2004,(12):50-50
目前.大部分国企未进行产权重组意义上的改制.还属国有独资企业.部分进行产权重组的大国企.其典型方式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控股和国企相互控股.绝大部分国企产权性质没有变化.其原有的弊病难以消除.企业竞争力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要使大型国企成为真正市场主体.就必须进行混合所有制的产权重组.在不同性质的或彼此利益独立的多元产权主体基础上.形成公司治理结构.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样的出路在那里?这就是市场化。以下是笔者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在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往往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良莠不齐。为了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使绩差公司扭亏为盈,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之道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住房改革的进行,住房信贷业务有了很大发展,但因房地产业价值大,消费和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住房抵押贷款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如违约风险、利率风险等。要防范这些风险,从长远看,就要建立二级,就要建立二级抵押市场,实行抵押贷款证券化。  相似文献   
10.
打造企业核心员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更准确地说是核心员工的竞争。核心员工是指与创造绩效及对公司发展最有影响作用并在某一方面“不可替代”的员工,主要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研发骨干等知识创新者、高级技术人员等。核心人才不仅在技术、管理上有自己的专长,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技术、知识客户关系和资源在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上同类人才的数目相对较少,可代替性差。核心员工创造的价值与获取他们的成本,以及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高度的企业价值性,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维系企业发展命运的可流动因素,是企业生产运营和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必须增强核心员工的吸引力,并将其留住、激活。“激活”是对核心员工管理的一种主动作为,离不开对核心员工的吸引、保护、使用、评价、培育、留住、激励、约束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化职能。只有“激活”,才有利于吸引潜在人才,留住、使用现有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因此,打造企业核心员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