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1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财政金融   1016篇
工业经济   621篇
计划管理   2848篇
经济学   2435篇
综合类   2548篇
运输经济   197篇
旅游经济   130篇
贸易经济   1922篇
农业经济   921篇
经济概况   1382篇
邮电经济   1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132篇
  2011年   1221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045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1077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ory suggests that a close match betwee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ssignments at sub-national levels benefits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hence economic growth. That is, a convergence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ssignments at sub-national levels of government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growth rate. In the case of China, this paper shows, divergence, rather than convergence, i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s at the sub-national level of governmen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growth. A panel dataset for 30 provinces in China i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ver two phase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1) 1979–1993 under the fiscal contract system, and (2) 1994–1999 under the tax assignment system. The seem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evidence in the China case is reconcil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prevailed during the two phase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articular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assumptions of the theory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reality of China.  相似文献   
2.
金巧兰 《江南论坛》2005,(12):17-19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涉及很多方面,如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劳动力跨国流动、技术引进和输出等。基于操作上简便易行、指标上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资料易于搜集和量化等原则,本文拟选择出口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与GDP建立对外开放度这一指标。通常情况下,有些学者还会考虑国际投资开放度这个指标,但是.在计划计算苏南、苏中及苏北的国际投资开放度这一指标时发现:一方面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苏南、苏中及苏北的对外投资数额很小,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醋的发源地,做醋的历史长达4000年之久,面对中国加入WTO及食醋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山西陈醋企业只有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方可获得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该文在分析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利弊及其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小型民营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我国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风险是多年积聚起来的,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构建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就应当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金融企业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机制、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信用保障机制和金融监管保障机制等相互协调的四个机制,这对于加强金融风险的控制,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金荣标 《特区经济》2008,(6):235-237
公共利益内涵在立法上的缺失,造成大量个人利益被侵犯的案例,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尤其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如何从程序上赋予受公共利益影响者参与对公共利益内涵的确定以及在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给予司法救济的途径的问题,试图从法律程序上限制政府对公共利益的滥用,并最大程度地维护公民的个人利益,以此暂时回避对公共利益内涵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而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却存在着供给观念滞后、供给主体单一、城乡之间供给的不公平性以及监督管理体制的缺失等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从转变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创新农村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以此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金南冬 《特区经济》2008,(5):295-296
建设新农村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农民收入。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是党和政府解决贫困地区农民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心工作是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开展航海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航运业和航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展航海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是一个多方合作共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14日的北京奥运射箭赛场,第一次奏响了雄壮的中国国歌,这是一个应该被我们永远记住的历史瞬间.被韩国选手"霸占"了几十年的冠军领奖台首次站上了一位笑靥如花的中国选手--张娟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