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旅游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范红毓  王思雅 《活力》2012,(23):94-94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对戏曲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戏曲利用现代媒介的传播现状 虽然中国戏曲在今天的大众传播领域中已经不再呈现出鼎盛的局面,但是依然没有在媒介多样化的今天退出历史舞台,依然积极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为自身发展做着努力.例如北京信报的《梨园周刊》,刊登各种与戏曲相关的信息,包括戏曲学术探讨、戏曲界大事报道、戏曲演出跟踪报道与评论、戏曲演员的专访、戏曲票友收集等广泛的内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FM97.3(体育台)每个工作日清晨6点钟准时与听众相约在《我爱国粹栏目》,有戏曲剧目的介绍和欣赏,也有戏曲人物访谈等内容;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更是家喻户晓,节目形式也更多样,受众群也最广泛;互联网上的戏曲作品网站和戏曲论坛,都在尽可能以高覆盖率在传播着戏曲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
王思雅 《魅力中国》2014,(18):25-26
自2009年以来.作为国家主权问题的核心之一,南海争端问题日益突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以美国、日本为主的一些西方国家和以越南、菲律宾为主的一些当事国围绕南海问题不断渲染中国立场强硬、具有侵略性的国际形象,从而建构中国南海“威胁论”。中国南海“威胁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对中国崛起的疑惧和阻扰中国在地区崛起的企图,中西媒介力量结构的严重失衡,中国有关南海问题的话语建构的缺位。要解构中国南海“威胁论”,提升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国际话语权,需要中国以立为破,建构自己的南海话语体系,大力发展对外媒体以及改进中国南海话语的传播技巧和方式,同时举办一些相关的海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3.
旅游发展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已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哲学层面和价值论方面的探讨。目前,旅游更多以商业化的形式存在,旅游产业需要面对发展话语主导下实践中的问题并进行知识生产层面的反思。本文从旅游哲学视角出发,阐释“作为商业化的旅游”和“作为诗意栖居的旅游”两种旅游本体论,对笔者前期提出的“城乡循环修复”理论框架进行进一步延伸解析。在关乎“善”的伦理性层面,旅游发展带来了乡村的主体性培育和城市的异化修复;在关乎“美”的审美性层面,旅游发展带来了乡村的文化自为和城市的审美解放。本文探讨了旅游发展背景下城乡从异化到自在自为的过程,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