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成果汇报暨 2 0 0 2年经济、政策、股市运行高级研讨会”于 2 0 0 2年 6月 2 9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举行。本次由贺强教授主持 ,刘桓、陈灵等老师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经济周期、政策周期与股市周期互动关系研究》 ,属于全国人大成思危副委员长亲自确立的项目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现在正在参加成思危副委员长主编的《中国股市的诊断与治疗》一书的编写工作。为了及时介绍有关的重要成果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及证券期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本次研讨会。在京的近 3…  相似文献   
2.
3.
经理经理股票期权是目前西方较为流行的一种经理激励手段.经理股票期权指授予经理人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股票的选择权,即在签定合同时给予经理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签定同时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可以在规定时期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此行为称为行权.在行权以前,股票持有人没有任何现金收益;行权以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行创新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4.
我国寿险业已完成了从保障型产品向投资型产品的转变,但其中的发展过程却非一帆风顺。本文选取了几个主要影响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的因素,通过对中、美、英三国具体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2001-2005年和美国2000-2002年及英国2000-2003年的宏观经济环境相似,但英、美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高的结论,并提出我国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占比不能过高,投资型产品不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而应选择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及一些省会城市,针对中高收入阶层加大推广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超收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差距即财政超收收入数额逐渐增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财政超收收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有效使用超收收入,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财政超收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研究了我国财政超收收入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不可据此制定过高的财政收入计划增长率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应加强人大对财政超收收入的监督,以促进财政超收收入的合理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6.
面对银行业务品种的增多,间接费用的增加,传统成本核算法只能望之兴叹,因为它无法把巨大的间接费用及其辅助费用,准确而合理地分摊到最终金融产品和服务上,不利于盈利分析,容易导致金融产品决策失误,而作业成本法是解决以上各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银行作业成本法的数据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作业成本法过程中,银行能否收集到所需要的数据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数据存在疏漏,很可能造成作业成本法计算上的误差,导致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客户盈利能力计算出现偏差,甚至导致成本定位和市场决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认为这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控作用发挥不好.人们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税收调控上是不对的,本文立足于阐述个人所得税调控功能的局限性,从而指出税收并非万能之匙,提出我国收入调节政策应遵循"调高、保低、扩中"的思想进行调整.作者特别强调我国收入调节的核心问题不是富人太富,而是穷人太多且太穷.因此我们的收入调节政策取向不应是"杀富济贫",而应是"促富治贫",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是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中不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导致我国投资波动乃至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地方政府行为动因并提出对策,将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需求的角度研究制造业的投资对物流行业发展产生的作用,分析其作用渠道,利用29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有正向影响,进而通过分析2001年和2009年的截面数据,得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开放其影响程度逐渐显著,即这一正向作用不断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