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特色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根据绝对优势和资源禀赋理论,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具有绝对和相对优势,如何将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好西部地区的"追赶效应",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西部地区各方力量应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他把所有的爱和精力都献给了学校和支援中心”,了解刘明义的人都这样说,“在他的生命中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情,为了学校和支援中心的发展,为了让职工生活得更好,他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初期探索1967年,风华正茂的刘明义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被分配到上海工作;1971年离沪返哈,到黑龙江省邮电学校任教,一干就是二十年。1991年,刘明又被任命为黑龙江省邮电学校饺K、_I:任伊始,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办学模式的改革*二十年的从教*泛使他深有感触:为了适应邮电大发展的需要,学校J.Q该脱离呆板的教学方式,努力寻求一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来源文章的搜索与统计分析,将国内有关精准扶贫方面的文章进行整理,对于研究的时间、地域特征、研究领域、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国内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始于2013年,在之后的几年里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与年份呈指数增长;研究地域上,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区域多是少数民族聚集的连片特困地区;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精准扶贫的概念、模式、对策与路径等方面.本文在梳理与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做到:明确精准扶贫的概念、真正做到"四个精准"、重视扶贫的内生动力以及完善贫困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姜玉波 《新远见》2012,(11):86-89
一、问题的提出 劳动力与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自“九五”以来,随着人13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以及藏区农牧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不断增加.而现有就业岗位却远不能满足这些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因此,就业问题将是青海省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西宁市星级酒店员工培训调查情况说明根据青海省旅游局提供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星级酒店呈逐年增长趋势,这其中有大部分高星级酒店分布在西宁市。根据西宁市旅游局提供的2007年的统计数据:西宁市三星级以上的星级酒店有26家,其中5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9家,三星级酒店15家。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玉波 《经济师》2005,(4):138-138,140
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密切相关。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人才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安全文化。文章根据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以及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系 ,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农业部对马铃薯产业化的优化调整,国内各地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我省一般种植面积较大,而且相对集中,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实现机械化。实践证明,实现马铃薯机械化栽培,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是今后马铃薯种植发展的方向和北方地区实现马铃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战略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获得企业最大绩效的关键。“十五”期间,青海省民营经济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入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增强青海整体经济实力,增加就业,满足广大群众生活的多样性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青海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青海是资源型省份,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较高。通过对青海省资源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必要性的分析,探析了青海省资源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青海省资源型企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适合青海省资源型企业的三种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以培训员工素质为主的员工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以管理人员为主的管理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以技术人才为主的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通过以上三种模式,希望对青海省资源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部传统开发观指导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简要回顾,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组所呈现的多种矛盾关系,提出了西部人力资源的经营开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