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新芝  王嘉毅 《时代经贸》2010,(18):191-192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历程特点出发,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结合各时期的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对不良资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不良资产进行前景展望,对银行防范不良贷款增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历程特点出发,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结合各时期的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对不良资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不良资产进行前景展望,对银行防范不良贷款增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维护农民政治权益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维护问题。本从维护农民政治权益的角度,考察了农民政治权益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并对农民政治权益的维护和实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探索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这不仅对前苏联甚至是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因此,在我们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再来认识这一历史问题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前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和国家解体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相当程度上与斯大林确立的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模式有关。文章主要分析了前苏联工业化道路选择的过程及其争论。这一道路的弊端,以及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