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促进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桥梁,为优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依据江西、湖北等10省区调研获取的740份农户有效微观数据,分析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偏好异质性特征与来源。研究发现: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均更加偏好于购买产中服务,但前者的偏好强度要高于后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产前服务的偏好强于小农户,尤其是金融保险服务,但其购买产后服务的偏好则要弱于小农户。二是农户类型、农户基本特征、家庭农业生产禀赋均会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偏好异质性产生影响,其中农户类型的影响最为强烈和稳定。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之间产生偏好异质性特征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目的和生产技能的差异。据此,应从优化供给结构和增强需求内动力两个角度,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精准性。  相似文献   
2.
国外城市水务行业绩效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外政府绩效管理先进模式的梳理,从绩效评价模式、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英国、德国、美国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国外城市水务行业政府绩效评价模式主要分为自评式和第三方评价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以安全、质量和服务为抓手,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核心,近年来更加注重行业可持续发展;英国、美国的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完善,绩效评估采用目标管理法;德国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主要采用数值标准法.在吸取国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应当注重制定及落实行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依据具体国情开展自评式水务行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突出用户满意度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类指标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洋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存在 “三不、三低、三有待” 问题,并面临生态承载力等多重约束,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必经途径,也是 “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与 “海洋强国” 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海洋经济系统,对系统构成及其互动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蓝色经济空间拓展路径,以期能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应用空间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1997年到2007年各省财政支出的外溢效应.发现我国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支出竞争.即地方政府在决定人均财政支出时往往会参照相邻省份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并随着这些省份人均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鉴于此,我国在把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时.应注重发挥地方财政支出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5.
“4D”视角能够为分析县城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提供一个系统框架.“4D”包含密度(Density)、距离(Distance)、分割(Division)和多样化(Diversity)或特色化(Difference),对应的发展策略便是提高密度、缩短距离、打破分割、突出特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应增加市场要素的流动性,给落后地区居民提供更多选择生存空间的便利,打破市场分割、户籍分割和分散发展的局面,在市场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中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专利强度表征创新产出,首次在中国地级市的空间尺度上使用知识生产函数及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就业密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就业密度与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就业密度越大,创新产出越多;适于创新的最佳城市规模为50万~90万人;产业的集中或分散对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中国创新产出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创新的溢出存在邻近地级市误差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兴城市群,城市间缺乏密切的职能分工协作,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网络,亟需对其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本研究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职能特征,然后用区位商测度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各个城市进行职能定位,最后采用职能分类方法来分析其城市职能体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职能与全国相比,只有湖北省部分城市存在优势,其中宜昌较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处于劣势,只有武汉和长沙超过平均水平;生活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层面上优势明显,而中心城市职能有待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职能结构可分为五个层级:武汉属于地区综合性巨型城市,长沙和南昌属于地区综合性特大城市,宜昌、襄阳、孝感、衡阳属于综合性或专业化大城市,岳阳、常德、株洲、上饶、九江、黄冈、荆州属于综合性或专业化中等城市,其余14个城市为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区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及其空间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已把投资作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这依赖于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本文重点利用我国1996~2007年间省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提出区域协调发展以来省域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投资驱动型,而且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投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种高度依赖于地区创意能力的“发展的创意模式”。通过剖析地区的创意生产过程,提出地区创意生产系统及其特征,并借鉴波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提出了地区创意力决定的六要素模型。通过系统论述“发展的创意模式”,为创意社会条件下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体系研究中的城市规模分布问题愈加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而准确刻画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齐普夫定律也日渐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引发国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本文基于对齐普夫定律的演化机制(即随机模型、经济理论和综合性解释机制等)和实证检验(即空间格局实证、动态演化实证和影响因素实证)的总结,着重回顾与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研究齐普夫定律的最新进展,以期在把握城市规模分布国外研究理论前沿的同时,为中国未来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