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世纪初,“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成败的瓶颈问题。从世界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开始都是从农村进行积累.运用各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粮食和农产品工业原料转移到城镇,办企业修工厂,进而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也就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教育投入的分析发现,近几年来广西教育财政投入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是投入总量离社会需求仍然有很大的缺口,并且财政支出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对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VIEW6.0分析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广西教育财政投入数量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从而为广西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促进广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世纪初,“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成败的瓶颈问题。从世界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看,一开始都是从农村进行积累,为了发展工业,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粮食和农产品工业原料转移到城镇,办企业建工厂,进而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城镇,进了工厂成了工人,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是同一个过程。工业化实现后,积累了大量财富,然后反哺农业,用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优良品种武装农业,改造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解读我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世纪初,"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成败的瓶颈问题.从世界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发达国家一开始都是从农村进行积累,运用各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粮食和农产品工业原料转移到城镇,办企业修工厂,进而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是同一个过程.工业化实现后,积累了大量财富,然后反哺农业,推动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给农业生产以各种补贴,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农民富裕了起来,基本上达到了城市职工的收入水平,农民问题也就随之而解决了.待工业化、城市化到达一定水平后,国家财政就向农村倾斜,向农村大量投资,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农村也现代化起来了.逐渐地城乡差别也消失了,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也得以实现.这样农村问题也解决了.从这些发达国家的建设历史看,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同一过程.在他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进而农村、农民问题也随之解决了,没有出现中国这样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