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工企业文化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森工企业文化缺乏独特性的问题,提出依据森工企业的特点,建设独具特色的森工企业文化;分析并阐述了森工企业文化应是集团文化和绿色文化。在集团文化建设中应该达到五个统一,在绿色文化建设中,应建立以绿色价值观为核心的绿色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芬  郑娜 《经济师》2014,(3):158-15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超前化及现代化等趋势,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产生。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摒弃盲目的攀比消费、人情消费、超前消费等错误消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因此,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导向,培养他们健康的消费心理,引导他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森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森工企业文化再造已经迫在眉睫;论述了森工企业文化再造能够在森工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森工企业各个方面的创新力,增强森工企业对社会的辐射力,进而成为森工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分析并阐述了森工企业文化再造应该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再造。  相似文献   
4.
5.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重温了"两个务必",又一次给全党敲响了警钟,它对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骄戒奢,保证党的先进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新时期我们应采取果断措施,使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6.
王越芬  王娟 《北方经贸》2010,(12):142-143
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状况积极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大学院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应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构建培养体系;推进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7.
王越芬  吴琼 《北方经贸》2011,(3):151-152
对高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网络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高校教育“去功利化”;改变单一教育模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阵地等对策,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鲍菲  王越芬 《魅力中国》2011,(10):76-77
辅导员是教师的组成部分,让大学辅导员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愿望.本文旨在探析当前影响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对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教职工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他们关心国家建设和学校发展,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但在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以及少数人对价值观的思考等方面有待提高.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更新工作观念、创新教育内容、满足教职工合理需求、健全工作体系,使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既具有科学理论性又有实践渗透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67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学习和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更是全体国民坚持自信的源泉,从而使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过程及其道路自信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