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以四川为例,论述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应采取的对策,并从“确立物流中心,搭建信息平台,出台配套标准,完善内部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菱形”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城市上市公司规模、分布、盈利等指标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资本呈现由东至西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传统行业依然是城市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资本向新兴产业聚集的趋势初现。总体而言,我国城市资本的空间配置机制是有效的,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低效率问题,且行政力量对分布格局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斯赫  颜明 《商场现代化》2006,(1S):104-104
本文以四川为例,论述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应采取的对策,并从“确立物流中心,搭建信息平台,出台配套标准,完善内部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菱形”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要在我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就必须设计出能够规避现实障碍的有效的运作模式。本文针对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证券化所面临的现实障碍,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证券化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一、从金融交易层次看"中航油事件" 2004年11月30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空油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因炒作石油期权亏损5.54亿美元,陷入债务危机,被迫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境外炒作金融衍生产品的最大亏损案例.  相似文献   
6.
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就是借助证券化工具,将未来的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转化为当期出售资产的收益。然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目前仍以小规模开展为主,企业内部应收款质量不高与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健全构成了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难以顺利开展的两大现实障碍,从而大大制约了它的发展。本着合理归避现实障碍、运作机制稳定高效、运作框架简洁明了的原则,我们对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性模式进行了探讨。一、国内SPT模式1.运作流程企业为原始权益人,挑选优质应收账组成“资产池”作为基础资产,并将基础资产转移给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以它们为…  相似文献   
7.
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呈现出一种"拿来主义"倾向忽略甚至回避我国的特殊制度基础,对西方理论和实践加以简单套用.本文驳斥了这种错误倾向,认为公司治理所处的制度基础决定了其演进的形式和方向.随后阐述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演进过程,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当地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国有发展现状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国有金融资产的分布特点,认为深圳应从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强化金融聚集力、深化深港金融合作等方面考虑,组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思路是:市政府牵头设立,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框架,借鉴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经验,多渠道夯实资本金,打遣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呈现出一种“拿来主义”倾向:忽略甚至回避我国的特殊制度基础,对西方理论和实践加以简单套用。本文驳斥了这种错误倾向,认为公司治理所处的制度基础决定了其演进的形式和方向。随后阐述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演进过程,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