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9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9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21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1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接受了竞争意识、企业裁员已成为常有的事,但裁员的负面效应往往为人们所忽略,建立完善的人才退出机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时间压缩信号及其频谱、各种差分信号的产生方法及频带压缩过程.最后对图象带宽为4.2MHz的TV系统用8.4MHz带宽传送三个TV信号的具体执行力式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有短缺成本下 ,讨论了再定购点的确定 ,着重分析了安全库存的一种简易计算。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问题的实质,还是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水土治理都是西南地区经济开发中的一项战略性工程。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具体的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和治理的紧迫性和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西南地区水土治理的总体战略设想和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按照入世协定书中的开放时间表,我国在入世5年后也即2006年底将实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深远影响:一是在政策层面,经济政策、金融政策、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将使金融业的进入门槛降低,从而带来竞争主体的多元和竞争的更加市场化;二是在市场层面,客户的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客户的议价能力的提高造成客户对银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三是在竞争层面上,竞争主体、竞争模式和竞争手段的改变将使银行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局面。为应对上述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不同战略,以期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加入WTO后如何确定产品创新的战略目标和策略,发挥核心产品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从而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是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混业经营制度下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入手,分析了国内分业经营制度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不能有效利用各要素市场,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不足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目标路径和步骤;在混业经营制度下的产品创新战略定位选择;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策略,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创新、平台创新和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7.
按照入世协定书中的开放时问表,我国在入世5年后也即2006年底将实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深远影响:一是在政策层面,经济政策、金融政策、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将使金融业的进入门槛降低,从而带来竞争主体的多元和竞争的更加市场化;二是在市场层面,客户的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客户的议价能力的提高造成客户对银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三是在竞争层面上,竞争主体、竞争模式和竞争手段的改变将使银行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局面。为应对上述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不同战略,以期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荣刚 《西安金融》2004,(12):43-45
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可界定为跨业经营,再加上金融企业资产的弱专用性,因此现有金融管理体制下存在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空间。但本文分析认为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前景不能确定,应积极、审慎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目前处于再平衡进程之中。这是现代中国历史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对品牌造成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球之美     
随着中国选手李娜在刚结束不久的2011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获得大满贯的选手.在举国振奋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网球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