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8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江苏省1984年苏北四市(徐淮盐连)与苏南三市(苏锡常)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596元和1354元,两者之比为1:2.27;到1994年苏北上升到2787元,苏南上升到12310元,两者之比上开到1:4.42.农民人均纯收入,1984年苏北与苏南之比为1:1.66,1994年上升到1:2.46.经济发展的这一状况,不反江苏存在,在山东的鲁东、鲁西之间,广东的粤南、粤北之间同样存在.山东省近几个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东西差距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创造了在全国很有影响的“2+4”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东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是技术创新顺利实现,并成功进行创新扩散,促进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系统化过程。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一般认为创新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式,即创新是从新思想产生到开发、生产、营销的过程。然而,由传统产业过渡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在对技术创新案例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各种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是保证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并逐步否定了原来的创新是“线性模式”的思维。由此,传统创新理论开始面临严重挑战。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实践的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土地制度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家、社会学界及土地学界学者关注的问题,也有不少著作问世,但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某些问题或只对农村土地制度或城市土地制度进行理论分析,而对中国土地制度的综合理论研究显得不够,尤其是对于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一经济体制下的土地制度的配套改革研究仍滞后于实践。曲福田、黄贤金等同志所著的《中国土地制度研究──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经济分析》一书,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土地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和回答,与现有研究著作相比,具有下列特色:1.体系创新,系…  相似文献   
5.
<正>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出现和成长,是难以预料、预测和预卜的。经受几番风风雨雨,它终于从一朵幼芽萌壮为一棵大树,不仅枝繁叶茂,并且撑着不止半边天了。神州,多么奇妙的土地;农民,多么伟大的力量! 乡镇企业需要理论,特别是今天,比过去感到分外饥渴、分外急切! 与任何新事物一样,在问世之初,总是实践破了传统理论,而不是理论先验。实践是理论的种子。先是实践乡镇企业,才有认识乡镇企业。这不是低估理论的价值。因为,紧接实践的是理论概括,于是,又呼唤着理论指导。否则,乡镇企业实践不免带有越来越多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 乡镇企业正是这样:在非议中前进,在赞扬中踌躇。在人们对它不尽理解时,它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人们对它一致鼓掌时,它流露着众多的矛盾。解释和解决这些矛盾,需要理论。 且不说70年代,也不说穷乡僻壤,就从80年代起,就从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开始,有关乡镇企业的书和报刊,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不能否定这些著作和文章言之有据、论之有策,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有筹划、有推动。只是回头看或向前望,仍旧感到观点未成系统、理论未成大体。与此相应,乡镇企业走过的路是曲折的,面对的未来是模糊的。正如有位干了大半辈子乡镇企业工作的老同志惊呼:“乡镇企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兴旺,又?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