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物业管理分为住宅、学生公寓、办公物业三大板块和三种管理模式。把握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可为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战略制订提供坚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产业分类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后勤产业边界不断拓宽,新的产业形式不断出现,一部分高校后勤产业具备了完全市场竞争属性,而传统的高校后勤产业具有教育和市场竞争双重属性,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后勤产业进行属性区分,并按产业属性进行分类管理。探讨了高校后勤产业属性,提出了高校后勤产业分类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科教结合是新世纪农村工作的主题和农村发展目标。分别就农科教整合系统和农科教操作系统展开了讨论,并强调指出农科教整合与操作系统理论对我国实施农科教结合有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向安强 《中国农史》2000,19(4):3-11
东周时期,楚国农业生产得到的蓬勃发展,较之诸夏有过之而无及。本文对楚国农业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别就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楚地农业历史文化沉积,统治者与农政,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邻行业的配合等诸多要素,探讨了楚农业发展的原因。认为农业发展机制是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法则,楚国则是能较好顺应这一法则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5.
广东现代“稻鸭共生”技术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但其发展仍然存在关键性技术有待突破,农民积极性不高,产业化生产尚未形成,政府助推服务缺位,市场激励机制缺乏,生态农业大环境缺失等问题.需要采取明确政府服务职责,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选择合适发展模式等相应对策.广东“稻鸭共生”技术应选择以农业科技因为依托,以科研和观光为定位,发展具有教育和宣传功能的观光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科教结合是新世纪农村工作的主题和农村发展目标。分别就农科教整合系统和农科教操作系统展开了讨论。并强调指出农科教整合与操作系统理论对我国实施农科教结合有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代耕农”群体存在承租权、政治参与权、子女受教育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权益方面存在严重缺失问题。本文以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群体为例,分析我国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权益缺失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代耕衣”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教兴村"计划与贫困地区教育治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原则和重点,讨论了教育优先在贫困地区的实施,指出了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贫困地区教育治贫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东汉起源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安强 《中国农史》1996,15(4):79-86
学术界曾对稻田养鱼起源进行过研究探讨,尽管得出的结论是多说并举,但更多的学者则认为中国稻田养鱼至迟始于东汉时代;用文献和考古“双重证据法”所得出的这一结论似乎铁证如山,完全可以定论无异。其实不然,本文对此提出了异论,认为前人研究得出的“中国稻田养鱼始于东汉”等诸多观点还难以令人信服,就目前而言,在没有其他新资料面世之前,就定论中国稻田养鱼始于东汉尚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仑”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叶,荷人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的根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